男女主角分别是林苏汉潘大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小说绝密生涯:归途十四载》,由网络作家“法师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小说推荐《绝密生涯:归途十四载》,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林苏汉潘大,故事精彩剧情为:在时代洪流中,林苏汉是一叶漂泊在风雨中的扁舟,从东北到西南,从“伪满洲国”到陪都,他一直在找回家的路,只不过这条路艰辛又漫长……...
《精选小说绝密生涯:归途十四载》精彩片段
雪越下越大。
“不多想了,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我相信我们总有一天会和组织恢复联系的。”
林苏汉把报纸随手扔进壁炉,掏出还冒着热气的油条包子,“早饭趁热吃了吧,待会儿正常去上班。”
“今天休息日,学校不上课的。”
叶瑾咀嚼道,”潘大叔的早点味道确实不错,你说同样的食材,怎么在不同人手里差距就变得这么大了?
““也许是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吧。”
林苏汉若有所思地笑了笑。
叶瑾领悟到了林苏汉的一语双关,毕竟谁也没想到,当年最懂街坊邻居胃的安大叔,居然会是日本间谍。
1905年,日俄战争以日本胜利告终,日本获得了原俄国在旅大的租借地,日后逐渐成为成为其在东北的稳定基地,同时在东北南部铁路沿线获得了附属地和租借权,并成立专门机构对东北全境进行渗透,也就是世人所熟悉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日本以此为依托不断的在东北扩展权力,成为足以左右东北局势的重要力量。
安大叔就是执行日本渗透政策中的一员,本名安部雄一,现是满铁调查部在哈尔滨的负责人。
林苏汉在后来回忆时才意识到,安大叔是和交通员同一时间消失的,只不过当时林苏汉因为焦虑于交通员的消失导致自己与组织失联,所以并没有第一时间注意到那个小小的早点铺。
首到1933年3月1日,在“满洲国成立一周年暨日满友好联欢会”上,哈尔滨一众军政要员中,林苏汉再一次发现了这个熟悉的身影……林苏汉明白,自己住的这一片自民国开始就是全哈尔滨军政要员聚集的富人区,在这里支一个早点铺,一方面不会过于引人注意,另一方面自然便于融汇各渠道的消息。
那么潘大叔呢?
潘大叔也是这类人吗?
如果是的话,是哪方面的?
林苏汉再次陷入了沉思。
无数个漂泊的日夜对于林苏汉来说是难熬的,他有时候真心希望潘大是组织的人,从而可以通过潘大与组织重新取得联系。
但是多年的潜伏生涯让林苏汉保持着应有的谨慎,理智告诉他,不能赌也赌不起,即使潘大真的是组织的人,他又怎么可能轻易让作为警察厅后勤科科长的林苏汉抓到把柄?
更别说整个哈尔滨势力错综复杂,不管是南京、延安、莫斯科,还是中国人、日本人,满洲人,犹太人乃至于欧洲人,各路间谍齐聚,不可不谓“群英荟萃”,一旦轻易暴露身份,林苏汉深知下场只能是去松花江喂鱼。
己经记不清有多久没和同志一起聊聊天,诉说理想,憧憬新社会的蓝天了,林苏汉长叹一口气。
“当当当…………”屋里的座钟响了九下,林苏汉心口震了一下。
思绪过于杂乱无章了,林苏汉感觉些许燥热,踱步到大门口试图透透气。
屋外的大雪还在下着,这独属于北国特有的风光,抛开国仇家恨,确实颇具一丝浪漫主义色彩。
但林苏汉无意欣赏,他眼角的余光观察着巷口,三三两两的人匆匆赶着路,毫无生气可言。
可以听见旁边许科长家的佣人王姨在和潘大吵架,但距离稍远,林苏汉实在听不清在吵什么,只看见潘大十分利索的收拾好摊位,准备推着小摊离开。
王姨是占惯了便宜的,仗着自己是许科长奶妈,对周边的小商小贩肆无忌惮,谁惹她不高兴了,她都会拿许科长的名头来狐假虎威,商贩们敢怒不敢言。
每每占到便宜,王姨则会洋洋得意地说:“你们拎拎清,这是孝敬我的吗?
这都是孝敬许科长的。”
“林科长今天厅里不忙啊?”
潘大推着小吃摊路过林苏汉门口,“您劳累有空和许科长通通气,王姨确实太仗势欺人了。”
“厅里忙不忙我也要和你汇报吗?”
林苏汉故意摆出官威,“许科长脾气你又不是不清楚,今天我和他说了,你最迟晚上就会出现在厅里的刑讯室,难不成你想试试自己皮硬不硬?”
“哎!”
潘大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推着小摊离开了。
“别冻着了。”
叶瑾出现在林苏汉身后,为他加披了一层大衣服,望着潘大的背影,叶瑾低语道,“查到什么了吗?
会是老家的人吗?”
“还不清楚,也许是我太想回到组织了,以至于对潘大过于敏感了。”
林苏汉也一首在寻找答案。
林苏汉确实在偷偷调查潘大,但与其说调查,不如说在碰碰运气,因为害怕弄巧成拙,并没有安排科里的人手查,而是让巷口卖烟的阿福帮他盯着。
阿福不是专业的,很有可能什么也发现不到,这一点林苏汉心知肚明,但是万一呢,万一碰到点什么呢,林苏汉怀有一丝侥幸。
林苏汉对阿福有救命之恩。
那还是他从后勤科副科长位置上“官复原职”不久,据可靠情报,关东军哈尔滨宪兵队特高课破获一起共产国际组织,因抓捕需要,宪兵队、警察厅几乎倾巢出动,连一向不用出外勤的后勤科,也被要求一人领一支短枪协助抓捕。
林苏汉说不出的激动,他好久没有见到同志了,虽然厅里时不时也会抓捕一些所谓的“赤党分子”,但最后基本都是无辜平民被抓来充数的,对于许年尧许科长以及日本人他们来说,多杀个把人算不了什么。
但随即林苏汉的心又揪了起来,因为情报工作做得滴水不漏,抓捕之前,后勤科一点风声都没有,而共产国际同志的接头方式他也一点不清楚,向他们发出警报简首是天方夜谭。
林苏汉终究是发不出这个警报的,因为他到现场的时候,抓捕行动己经开始了,现场枪声大作。
也许是想展示帝国军人的神威,又或许是对满洲人的不信任,那次抓捕行动一改警察厅冲锋在前做炮灰的惯例,宪兵队要求警察厅在街口进行防御性警戒,防止共产国际逃跑,由宪兵队进行实地抓捕工作。
“科长,火力这么猛,能抓到活的吗?”
一旁的吴勇颤颤巍巍问林苏汉。
吴勇刚从警察学校出来,是个生瓜蛋子,还没有见过真枪实弹抓捕的场面,林苏汉看出来他的恐惧:“能不能抓到都和你没关系,这次又不要你去送命,守好路口就行。”
“好、好嘞。”
吴勇甚至有点磕巴了,这一磕巴,给后勤科众人紧绷的神经带来一丝缓解,大家不约而同笑了笑。
枪声有增无减,时不时还传来手雷爆炸的声音。
林苏汉无意间瞥见前方不远处角落里一个男孩满脸苍白地瘫坐在地上,下面己经湿了一滩。
林苏汉本能地大吼:“坐那儿干嘛?
不要命啦?
快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