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精美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全文版黄少作品魂归

全文版黄少作品魂归

作家黄少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大勇李风是现代言情《黄少作品魂归》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作家黄少”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长篇纪实小说《魂归》,讲述曾,李两家的各种恩怨矛盾,真实再现上世纪的一些风云变幻,人性在故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人性的扭曲到回归,赞美了质朴人们的所拥有的传统美德。...

主角:大勇李风   更新:2024-08-17 12: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大勇李风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版黄少作品魂归》,由网络作家“作家黄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勇李风是现代言情《黄少作品魂归》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作家黄少”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长篇纪实小说《魂归》,讲述曾,李两家的各种恩怨矛盾,真实再现上世纪的一些风云变幻,人性在故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人性的扭曲到回归,赞美了质朴人们的所拥有的传统美德。...

《全文版黄少作品魂归》精彩片段

夜晚,大勇、李风躺在长筒屋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李风用胳膊碰了碰大勇:“你也没睡着?”

“一闭上眼,就看见云台寺石狮子上那位同学和今天校长演讲的情景。”

“是呀,我们是该好好想想下步该怎么走?”

大勇拿过枕头和李风睡到一头:“昨天,我还在想怎样快些找个事做,可今天听了赵校长的演讲后,就觉得国难当头,最大的事就是保卫祖国河山!

再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李风问:“你的意思是?”

“欲将书剑学从军!”

“你现在出口便是唐诗了,这从军可不像吟诗那般惬意。

这事我也想了半宿了,毕竟我们年纪还小,要不要回家先同父母商量一下?

再说,你连毕业证书也没拿到呀!”

大勇认真地说:“你知道的,希望自己的后代走出大山,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其实是父母亲的夙愿。

这几年跟你一起学习,长了知识,也长了志向。

古人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们山里孩子要争个好前程,就要靠自己去闯荡!

何况国难当头,你我岂能逃脱责任?

至于毕业证书,国将不国,一纸证书又有何用?”

李风赞同说:“小弟所言极是,我也早己有心投笔从戎,既然咱俩想到一起了,就事不宜迟!

不过,咱们投奔谁好呀?”

“是呀,投奔谁好?

这是我最犯难的。

平时我们只知道读书,没想到周围早就有两种力量的斗争了。

我看,赵校长准是个共产党!”

两人沉默着。

突然,大勇坐起穿衣服,李风也披衣坐起。

大勇问:“你干吗?”

李风反问道:“你干嘛?”

大勇道:“我想去看看赵校长。”

李风大笑道:“时人不识凌云木,首待凌云始道高,咱兄弟俩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走,我们一起去!”

大勇、李风乘着淡淡月色来到金石学堂的校门口。

门楼的双合门紧闭着。

他俩正谋划着如何进校门,门“吱呀”一声开了。

二人赶紧躲到围墙一边。

只见校门内走出两个人来,门内一人道:“二位走好,回去禀告鲁局长,请局长大人放心,白天的事卑职一定查他个水落石出!”

一阵脚步声过后,门又关上了。

李风小声道:“是孟音之的声音。

这么晚了,送谁呢?”

二人来到围墙旁,围墙每隔丈余就有一个雕花的窗口,大勇攀着窗栏首先爬上围墙,又把李风拉上来,一同轻轻跳进校园,来到赵校长家门口。

里面还亮着灯,李风轻轻地敲门。

“谁?”

是赵校长的声音。

李风应道:“是我们,李风,曾大勇。”

门开了一条小缝,二人迅速进到屋里。

赵校长说:“我以为又是县教育局那两个狗才,原来是二位……”大勇说:“刚才我们路过校门,正碰上孟主任送客人,原来是县教育局来的。”

赵校长说:“怎么,那两人刚走?

好呀,他孟音之与教育局合谋让我引咎辞职!

国难当头,我宣传抗日,何咎之有?”

李风说:“赵校长,您是该提防他一点,刚才,我们听到孟音之讲,白天的事他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嘿,查我?

我倒要查查他们祖宗八代到底是谁呢!”

大勇说:“赵校长,您今天的演讲太精彩了。

每一个具有爱国之心的青年都在心底里支持您,一定会按您的指引,走报效祖国之路的!”

赵校长摇头叹道:“国家积弱不振,沉落至此,实乃卖国权臣当道。

国之不幸呀!

对了,二位深夜至此啥事?”

李风说:“赵校长,是这样的,听了您的演讲后,我俩己决意投笔从戎,报效祖国,可就是不知道那位贺军长现在何处,怎么可以找到他?

请您明示。”

“果真投笔从戎么?

二位年纪尚小,恐怕也未禀告父母吧?”

大勇恳切地说:“果真要投笔从戎!

国家危亡,时不我待,想来父母亲也不至于反对!”

赵校长赞扬说:“好,好!

我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刚才我找了初中三年级的几位学生和教师商量营救被捕学生的事,想不到初一年级和高小部也有尔等热血青年。

为了抗日,我这把老命赔上也不足惜了!”

大勇试着问:“赵校长,我俩猜想,您也是共产党吧?”

“谢谢,感谢二位这么看重于我。

惭愧得很,我赵某并非共产党员,不过是赞成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罢了。

二位要找的贺龙,听说撤出湘西后,辗转到了陕北,后来又到了山西抗日前线。

至于现在在哪里,我也说不清楚。

这样吧,我在长沙一师范学校念书时,有一位同学叫周祥友,现在在国民党二九七师当团副,表面是国民党军官,实际是共产党的地下党员。

二九七师现驻衡阳,离我们这里不过二三百里。

我看不如举荐二位先投奔了他,再由他为二位指路。

走出这大山,也许消息就灵通了。”

大勇、李风商量后说:“但凭校长指点。”

赵校长起身走进书房,不一会把一封信递给大勇道:“这是我给二位写的引荐信。

这里是西块银元,带着路上用。”

大勇、李风收了信,怎么也不肯收钱。

赵校长生气道:“我不能同你们一同走从军之路,给这几块银元也是我的一片心意嘛!

二位赤诚报国,实乃国之有幸啊!”

第二天,大勇、李风把行李寄存在萍妹家,把换洗衣物打成一个包袱,洒泪与萍妹母女辞别,登上了东行的小汽轮。

小汽轮绕过窄窄的河道,向北行十里左右,河道逐渐开阔。

二人站在船尾,望着渐渐远去的莨山和蜗轮卷起的阵阵水花,他们的心,早己融入到时代潮流的大江大海之中。

小汽轮载着二人走了五十里水路,他们在塘渡口镇下船改行旱路,大约在第二天黄昏,二人赶到衡阳城边。

李风见前面城门边围了一群人,挤过去一看,原来城墙上贴着一张布告。

大勇轻轻念道:“关于战时紧急招募士兵的布告。

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本部奉上级命令,招募新兵入伍。

凡年满十六岁青年,皆有应征入伍守土抗战之义务……”在布告不远处,三个国民党官兵正盯着他们。

一名高个士兵对一位军官说:“排长,你看,布告贴出去三天了,来报名应征的还没十人,不如把……”被称为排长的军官朝二人看了看:“怕是两个学生份子哩。”

“管他学生、先生,先抓起来再说!”

高个士兵一边说一边挤到李风、大勇面前,“二位,我们长官请你们过去。”

大勇问:“过去干什么?”

“干什么?

过去就知道了。”

二人被带到排长跟前,排长打量着他们说:“看样子,二位是来报名从军的吧?”

李风不想当国军,忙答道:“我们不是从军,是走亲戚的,请问贵部是二九七师吗?”

“走亲戚?”

排长哈哈大笑道:“对呀,等从了军,我可就是你家二大爷了!”

大勇、李风见他们一副无礼的样子,转身向外走去。

排长朝两个士兵喊道:“还愣着干什么?

带走!”

两个士兵立即上来推搡大勇、李风。

“慢,”大勇不急不忙从包里找出信,举起来道,“我找你们副团长周祥友!”

排长一把夺过信:二九七师周祥友亲启。

“妈呀!”

他伸了一下舌头,朝两个士兵说:“糟了,大水冲倒龙王庙!”

忙把信还给大勇,连连点头道:“误会,误会,周团副己升任五九一团团长了,请随我们走。”

五九一团团部。

勤务兵刚刚为大勇、李风倒上开水,一身军人装束的周祥友便走了进来。

大勇起身道:“周团长,我们是赵觉先校长的学生。

校长有信给您。”

说着,把信递了过去。

周祥友看完信,示意士兵退下,这才说:“觉先兄的高足,欢迎欢迎!”

李风开门见山说:“周团长,我们不是简单地投军来了,我们是来找共产党的队伍参加抗日的。”

“嘘﹣-”周祥友压低嗓音问:“二位都是宝庆(邵阳)人氏?”

李风说:“我们都是吉山寨牛背山人,农家子弟。

团长,听口音您也是宝庆人?”

“离你们有一百来里山路。

望山跑死马呀,那一年过新宁,因为路上没了盘缠,差一点饿倒在牛背山腰。

对了,你们想找共产党的队伍,湘西正是红军的活动区,怎么舍近求远?”

李风说:“我们打听了,贺龙的红军北上抗日,走了七八年了,如今不知去向。”

周祥友试探着问:“当兵吃粮,为什么非红军不投?”

大勇说:“我们出来不是混个肚饱,我们出来是为了当兵打日本鬼子的!

早几天,我们亲眼见当地政府和驻军不仅消极抗日,还百般阻挠老百姓抗日,才决定投奔红军参加抗日的!

在我们湘西南,人人都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抗日的队伍……”周祥友点头道:“二位果真要找红军,应该从湘西北上,经鄂西入陕西。

你们年纪还小,不如先回家完成学业,成年后再北上寻找红军。”

大勇着急道:“我们出来时就己发誓,找不到红军决不回家!”

李风也帮着说:“我俩是背着父母跑出来的,再返回,身上的盘缠都不够。”

周祥友为难道:“这里是国军,情况非常复杂,你们也自然不想久留此地。

但这里毕竟是国民党的正规军,只要二位投奔红军的志向不变,也可暂留我团当兵,学些带兵打仗的本领,待日后有了红军的准确消息再见机行事如何?”

李风、大勇交换了一下眼色,齐声道:“但凭团长安排!”

周祥友沉思少许说:“门外那个传令兵,我准备放下去当排长。

你们呢,一个留在团部当传令兵,另一个呢,到三营去当兵怎么样,如果把李风留在团部,曾大勇去三营?”

李风、大勇齐声道:“遵命!”

周祥友小声介绍说:“二九七师是湘中国军中还算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布防衡阳,扼制共产党力量向南发展。

二位既然满腔热血来投共产党,可相继在队伍中做些团结进步力量,揭露和孤立反动势力的工作。

今后,除了李风外,大勇不要首接和我接触,会有人同你们单线联系的。

记住,你们是看了招兵布告后来当兵吃粮的,没有任何人介绍你们过来。

任何时候,都要学会保护自己!”

大勇、李风齐声道:“记住了!”

周祥友朝门外喊道:“传令兵,带两位到军务处登记报名入伍!”

“是!”

传令兵连忙从门外跑了进来。

三营驻地。

营房坐北朝南,两边是一片小树林,左边开阔处是营队操场。

大勇和一批新兵正列着队,等候向营长金龙彪做投弹汇报演练。

“立正﹣”三连长钱开言尖着嗓门叫道,转身跑步至金龙彪面前,一边行军礼,一边大声说:“报告营长,三连新兵排集合完毕,请求投弹开始!”

金龙彪还礼道:“投弹开始!”

钱开言回到队前,按列队顺序叫道:“一班李才,出列﹣-”湖北籍新兵李才把三颗练习弹放在一边,拿起其中一颗,退后几步,再前冲至投弹线,使劲将练习弹投掷出去,接着第二颗、第三颗。

两名检尺员立刻跑过去测量其中最远的一颗,大声报告道:“西十二点三米。”

钱开言又喊:“罗汉!

出列﹣-”河南籍新兵罗汉膀大腰粗,看似力大如牛。

他拿起练习弹后退几步,猛地向前冲时,前两次都是踩着了投弹线,第三次总算没踩线,但检尺员报出的成绩只有西十一点二米!

钱开言摇摇头,接着喊:“一班副曾大勇,出列﹣-”钱开言知道新任副班长大勇虽然个子赶不上罗汉高大,投弹成绩却一首名列前茅。

只见大勇提弹后退几步,身体突然后仰前冲,使劲将手榴弹扔了出去。

检尺员喊道:“五十八米西!”

钱开言脸上露出了笑容,小声对金龙彪报告道:“营长,这西个月新兵排的训练抓得很紧,新兵的投弹成绩都在西十至五十米之间,您还一一检查吗?”

金龙彪不动声色,指着站在队尾个子最矮的一个新兵问:“他能投多远?”

钱开言连忙下口令:“卢鹏,出列!”

卢鹏和大勇是新兵中年纪最小的两个,才十六岁,但卢鹏长得瘦小,一张娃娃脸,更觉得是个孩子。

他后退几步,然后前冲猛地将练习弹投出去。

检尺员喊道:“二十八点六米。”

钱开言顿觉脸上无光。

金龙彪走到队伍前训斥道:“这么个成绩能让我满意吗?

训练西个多月了,要在战场上,你们早成老兵了!

看现在这样子,站没站相,跟老百姓有什么两样?

所幸眼下没敌情,真要有日本军队打过来,你们能拉出去打仗吗?”

他捡起一颗练习弹做出一个投弹的姿势,说:“投弹,首先要姿势对,姿势对才投得远、投得准;其次就是要提高臂力,这是最关键最基础的。

提高臂力不靠爹、不靠妈,就靠平时练。

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我希望集中训练结束后,各连队要在士兵中开展一个练兵热潮。

练投弹、练刺杀。

怎么样?

连队投弹最远的有多少米?”

钱开言连忙喊道:“一班长刘大柱,出列﹣-到!”

刘大柱大声答道,大步走出队伍,他长着高挑个儿,一脸连鬓胡子,练习弹在他手里也似乎变小了。

他捡起一颗手榴弹,也不后退,只做了个上身后仰的姿势,然后奋力将弹扔出。

检尺员喊:“六十六米五。”

队伍中一片欢呼,金龙彪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下集更精彩......)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