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精美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五奶奶的葬礼玉芳城城结局+番外

五奶奶的葬礼玉芳城城结局+番外

高远东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妻子,用小竹棍裹上棉球沾上香油,在死者的眼,耳,鼻部位画圈,称为“开眼光”,“开嘴光”,“开耳光”,寓意来世不会变成瞎子,聋子,不会饥饿。随后,一块蒙头布裹上重物,又交到了城城叔叔手里,我搀扶着叔叔后腿走出堂屋,让他停在屋前,背对着房屋,用力将蒙头布拋上屋顶,这么做的用意我就不太清楚,如果一遍不能拋上屋顶,也不能抛第二遍,捡起放在窗台上代替,蒙头布在三圆坟当天还需要从屋顶取下来,这里的三圆坟指的就是下葬的第三天,需要带上贡品去坟前祭奠。这一切流程完毕后,众人合力将死者抬上火化车,抬出屋外后,必须全程用布或塑料等遮挡物遮挡大家头顶的阳光,这么做可能是源于灵魂见光会魂飞魄散的说法。五奶奶有两个儿子,就安排了次子带遗体去火葬场,长子在家迎...

主角:玉芳城城   更新:2024-11-24 17: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玉芳城城的其他类型小说《五奶奶的葬礼玉芳城城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高远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妻子,用小竹棍裹上棉球沾上香油,在死者的眼,耳,鼻部位画圈,称为“开眼光”,“开嘴光”,“开耳光”,寓意来世不会变成瞎子,聋子,不会饥饿。随后,一块蒙头布裹上重物,又交到了城城叔叔手里,我搀扶着叔叔后腿走出堂屋,让他停在屋前,背对着房屋,用力将蒙头布拋上屋顶,这么做的用意我就不太清楚,如果一遍不能拋上屋顶,也不能抛第二遍,捡起放在窗台上代替,蒙头布在三圆坟当天还需要从屋顶取下来,这里的三圆坟指的就是下葬的第三天,需要带上贡品去坟前祭奠。这一切流程完毕后,众人合力将死者抬上火化车,抬出屋外后,必须全程用布或塑料等遮挡物遮挡大家头顶的阳光,这么做可能是源于灵魂见光会魂飞魄散的说法。五奶奶有两个儿子,就安排了次子带遗体去火葬场,长子在家迎...

《五奶奶的葬礼玉芳城城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妻子,用小竹棍裹上棉球沾上香油,在死者的眼,耳,鼻部位画圈,称为“开眼光”,“开嘴光”,“开耳光”,寓意来世不会变成瞎子,聋子,不会饥饿。

随后,一块蒙头布裹上重物,又交到了城城叔叔手里,我搀扶着叔叔后腿走出堂屋,让他停在屋前,背对着房屋,用力将蒙头布拋上屋顶,这么做的用意我就不太清楚,如果一遍不能拋上屋顶,也不能抛第二遍,捡起放在窗台上代替,蒙头布在三圆坟当天还需要从屋顶取下来,这里的三圆坟指的就是下葬的第三天,需要带上贡品去坟前祭奠。

这一切流程完毕后,众人合力将死者抬上火化车,抬出屋外后,必须全程用布或塑料等遮挡物遮挡大家头顶的阳光,这么做可能是源于灵魂见光会魂飞魄散的说法。

五奶奶有两个儿子,就安排了次子带遗体去火葬场,长子在家迎骨灰,灵车在前开路,五奶奶的外甥在车上沿途撒路钱,也称撒纸钱。后边跟上几辆车,坐上其余家属跟着去火葬场。这些家属去火葬场后,会按照那里的规定,瞻仰遗体,随后等遗体进入锅炉间内就可以在死者对应的生肖炉里烧纸钱了,接下来就是等待遗体火化接收骨灰,这个步骤留一到两车人即可,其他人会提前回来准备迎接骨灰,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两个小时。

留在家中亲属,在等待的过程中,会为棺材打扫卫生,用绸布做里衬放入里边并用图钉固定好,棺口还需要覆盖一层薄板大概一公分厚,也需要用绸布封好,棺中还需要摆放陪葬的硬币,原来用铜钱,现在就用硬币代替了。最后用假人穿戴好寿衣,放入棺中,替代死者。

众人就这样有序的忙碌着,时间很快到了下午四点半左右,大操过来喊话了,“各位孝男孝女,马上到了啊,准备准备迎接了。”

男人们列队到路口迎接,女人们在家里的大门外下跪迎接,站在路口,就看到一辆打着双闪的车子,缓缓的驶入了路口,车子停下,车门打开次子果叔叔双手捧着黄绸包裹的骨灰递到了城城叔叔手里,他双手捧着包裹倒退着向
里的男人们也动了起来,我和大明被招呼进了屋,一位婶子给了我俩一块长布,并吩咐遮上屋子里的镜子,这种做法据说是,为了防止亡灵被吸入镜子中,无法转世投胎。

窗前放着一块门板,一位家里的叔叔招呼上众人就抬着门板进了屋,屋子早已放好了两条长凳,大家一起搭着门板,便将其东西方向放置了上去。随后又在上边铺上了殡葬用的草纸。

紧接着众人便合力将死者放在了门板上,按村里的习俗,头朝西,位于门口,脚朝东,靠近屋内墙壁,身穿寿衣,戴寿帽,脚穿寿鞋,头脚分别枕上头枕和脚枕,身下铺黄褥子,身上以黄单覆盖,停尸板下放死者生前枕的枕头。

待这一切安排好后,身为长子的城城叔叔被人搀扶着,走向了后门口,只见他双手向上勾住门框,成引体向上姿势,轻踮脚尖,悲泣的大喊道“妈妈,你往西北大道走啊……”三声过后,被人搀扶着倒退出前门口。

接下来,死者头前就摆上了供桌,几种水果,果子(唐山玉田县村里的一种叫法,即桃酥),一盏长明灯(碗中放满油,一根棉絮撮成的灯芯),供桌前放一个大盆用来烧纸钱,大盆中放一个小陶盆(通常是灰色花盆),俗称聚宝盆,出殡前聚宝盆中的纸钱要烧满。

“各位孝子贤孙们,接下来准备送头便纸儿了啊,大家做好准备”大操高声说着,大操也就是村里白事的主事人,负责葬礼上事宜的统筹规划,通常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担任,且在红白事上经验丰富,深谙当时习俗。

里屋儿的婶子们拿出一些孝带,嘱咐我们系上。

“男左女右”大明哥对我说着,而我却见他把绳扣留在了右边。

“不是男左女右嘛,你咋放右边了”我不解的问道。

“死者是男放左边,死者是女放右边,你个傻小子啊”,他说道。

“哦”,我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村里这些习俗我还真是一知半解的。

接下来,长孙手握灯笼,前方领路,长子端着簸箕,烧纸等,排在
烧着,路过的车也要停下来等待或是掉头绕路,这就是当地的习俗,大家也都习以为常的遵守。接下来,行完磕头礼,就返回了。

回来后就到了十一点左右,大操就开始安排大家吃席了,今天是出殡的日子,菜品明显就上了一个档次,据说价格也翻倍了,大概是五百一桌的标准。待众人落座后,大操致悼词,宣布下午出殡的时间,然后主人家鞠躬行礼,接下来就开席了。席间,会喝酒的桌位推杯换盏,不喝酒的桌位风卷残云,吃完的还不忘将没怎么动的菜装袋打包,一时打包也成了一道风景了。一番忙活后,大家便纷纷找地方休息去了。

午休过后,就到了一点半左右了,大操已经开始组织出殡的仪式了,首先是将盖棺,一群人拖着棺盖盖在棺上,这绝对是个体力活,七八个小伙子才能抬得动,不过也不都是小伙子了,好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了,农村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盖棺后就是钉上棺钉,现在的样式就是几根木条上钉上铁钉,然后木条两端的铁钉再分别钉入棺盖和棺侧板,并不是盗墓小说里七寸钉。固定好后就是一群人推着棺材到路上,用吊车将其放到货车上运到墓地。据说原来没有吊车的时候,都是人力扛着棺到墓地,原来的棺没有现在这么大,听长辈说那也要十六个人一起抬才行。

很快吊车就将棺放入了货车上,于是便开始了“行礼”环节。五奶奶的侄儿先行四叩首之礼,然后站在一旁躬身回礼,一众男性亲朋按顺序依次磕头四下祭拜,等到了我们这些孙辈,除了磕头四下外,还要单腿点地再磕一个孝头,就这样行礼环节就持续了大半个小时,期间大家除了行礼外,其他时间都是跪地等候,女眷们则是全程跪地在一旁等候,说实在的跪的腿都麻了,真不知道古装电视剧里那种跪一天的怎么熬过来的。

行完礼后,就是要出殡了,小辈们都有花圈要拿的,不过现代都图省事,也就大部分都放在车上拉着走了。花圈上有带个人名字的挽联,提前都撕了下来,出村子的时候要撕掉扔了。

准备就绪后
,身为长子的城城叔叔,面带悲伤的走到棺车前,左手打幡儿,右手拿起聚宝盆,右手高高举起然后狠狠的砸向地面,只听彭的一声,盆被摔的四分五裂,据说是寓意“岁岁(碎碎)平安”。幡儿就是纸做的特定形状的旗帜。然后便有人搀扶着城城叔叔倒退着走向路口。男人们在前一路走向墓地,女人们坐车跟在后边。

墓地距离村子大概两公里,走路二十几分钟就到了,五奶奶下葬的地方是固定的,因为本次是合葬,也就是和五爷爷的墓地埋在一起。走到了墓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按照风水先生的嘱咐是三点后下葬。在下葬前,众人需将身上的麻绳解下,全部丢入墓坑之中,然后一切准备就绪后,挖掘机师傅就将棺材吊起慢慢的落入了墓坑之中,检查位置都摆放方正后,便开始填土堆坟了。葬礼进行到这里就是尾声了,死者入土为安,亲属撤下丧服原路返回,再回到主人家,抓几粒门口放置的米饭吃,寓意是“不空口”,咱也不太懂,既然流传下来了这风俗就照做吧。

各地的殡葬风俗各有差异,我所了解到的城市中就没有这种复杂的殡葬风俗,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这种殡葬风俗若干年后可能也会简化甚至消失,做这一切也只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我这种起的晚的,就母亲给带回来了。正在我吃饭的时候,突然一声嘹亮的唢呐响起了,哎呀,我心想这么早吗?赶不上送今天的头遍纸了,心想吃完饭赶紧过去吧,手上的动作也就加快了些。

果然,等我赶到的时候,头遍纸已经送完了,那就等今天的最后一遍纸吧,这遍纸称为“取魂”,意思就是请死者的魂魄上车,然后迎回家里。屋子地上洒满石灰,如果石灰上出现死者生肖的脚印,就是代表死者来过了。我确实见过一次石灰上出现了梅花状的印迹,那是我一个大伯的葬礼,他的生肖属狗,是否魂魄留下的就不从得知了。

很快九点左右的时候,大操就操持众人道“各位孝男准备,取魂去了啊!”。这趟是唢呐开路,九莲灯随后,依次是供桌,纸轿,其余人压后。九莲灯一般是外甥拿着,不过我这个做孙儿的也被安排了一盏,那就听从指挥吧。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小庙子,点火烧纸,磕头祭拜,然后一沓纸钱做成铲状工具在小庙子上空绕上一圈,念叨“妈妈,上车啦”,然后将其放置在纸轿中,踢倒小庙子,也就是那三块砖摆成的小门就回程摆路祭了。

路线是按照死者亲属的居住位置设定的,沿途的亲属看见丧葬队伍路过自己家门时,点上一堆纸钱,丧葬队伍下跪迎礼,亲属跪于路中四叩首,礼毕后,丧葬队伍起身继续前行,按照路线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行路祭礼,一直回到家,至屋中则由女眷们继续下跪哀悼。整个过程大概会持续一个多小时。

“取魂”仪式结束后,接下来就是“烧车”了,我和另一位表叔叔依然拿着九莲灯,后边跟着纸车纸马,以及一花包死者的被褥,这个花包是藤条变成的筐,花包之上烧掉,花包中的留着,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村子北边的一个路口,周围有白事儿时候,烧车都在这个地方,纸车,纸马等很快被拉到路口点燃了,紧接着九莲灯,筐中的上部分褥单等都燃着了,一时间周边的空气都炙热了起来,花包中的被褥在火上虚烤一下,然后就被拿到了一旁,走时还要带回去,火就在路中间燃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