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精美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再见是蓝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火爆新书《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再见是蓝”,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任以虚旅游途中,意外跌落山崖,导致双目失明,却不知穿越到了大明洪武。被救下之后的任以虚,闲着无聊就给村里人补起了课!与此同时激活每日签到系统。只是任以虚不知道的是,他的学生们并不是寻常山村儿童。而是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太子朱标、朱樉、朱棡以及朱棣等大明皇子!他们在任以虚的课堂之上,听得如痴如醉。与此同时大明王朝,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等到双目恢复光明,任以虚发现自己看到的东西有点奇怪。任以虚意识到......他穿越了!...

主角:朱元璋李自成   更新:2025-01-20 22: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李自成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由网络作家“再见是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火爆新书《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再见是蓝”,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任以虚旅游途中,意外跌落山崖,导致双目失明,却不知穿越到了大明洪武。被救下之后的任以虚,闲着无聊就给村里人补起了课!与此同时激活每日签到系统。只是任以虚不知道的是,他的学生们并不是寻常山村儿童。而是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太子朱标、朱樉、朱棡以及朱棣等大明皇子!他们在任以虚的课堂之上,听得如痴如醉。与此同时大明王朝,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等到双目恢复光明,任以虚发现自己看到的东西有点奇怪。任以虚意识到......他穿越了!...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精彩片段

朱元璋的眉头一紧,这不就是杀富济贫吗?
这确实是朱元璋一直想要干的事情,但朱元璋知道这件事恐怕没有那么好干。
而后,朱元璋看着任以虚苦笑道:“任先生,那不就成了李自成了吗?”
那日任以虚对朱元璋讲的明末时的故事,朱元璋还记忆犹新。
李自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显然,是不可能被那些士大夫接受的。
朱元璋若是如此贸然行事,虽然老朱有把握把这江山坐稳,但是那些士大夫,绝对不可能痛痛快快的,把自己已经吃进嘴里的东西,再吐出来。
若是弄得天下大乱,可就得不偿失了。
任以虚笑道:“李自成的手段,确实是太简单粗暴了,而且也是不可取的。”
“不过老爷子你手里不也有工具吗?”
“公家的钱是怎么来的?”
“还不都是从乡亲们手上收来的?”
朱元璋微微颔首。
其实任以虚也猜到了,朱元璋这么在乎这个所谓的公家。
这个公家,绝对不是随随便便那点粮食,或者是老朱义务劳动,才得来的,应该也是有一套,比较原始的税收制度。
见老爷子给了自己肯定的答案,任以虚在一旁笑盈盈的说道:“那搞一个阶梯税制不就可以了。”
听到任以虚的话,众人顷刻之间灵光一现,脑海之中好似被点亮了一般。
“阶梯税制?”
任以虚随手在一旁比划了起来。
“老爷子你有十亩地,你每年往公家交五十斤粮,我家只有两亩地,但是也要跟你一样往公家交五十斤粮,您觉得这样公平吗?”
朱元璋父子六人面面相觑。
这件事,说公平吧,倒也公平,毕竟公家的事情,是服务全村每一个人的。
朱元璋的眉头紧锁道:“任先生的意思是,让咱交八十斤,让先生交二十斤?”
任以虚微微颔首。
“对,就是这个意思。”
“公家,就是要根据每家每户不同的家产,收取不一样多的粮食。”
“与此同时,公家还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
“比如每家的具体收入多少云云,这样将来公家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才完善决策,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朱元璋仿佛是醍醐灌顶一般,瞬间便清醒了过来。
不仅仅是如此,倘若大明真的能够如此行事,对于各地的掌控,都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而此时的任以虚也继续说了起来:“而且咱们村里,现在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
“小农经济最关键的东西不就是土地?”
“公家完全可以将全村的土地,全都清点丈量出来,毕竟土地这玩意不是个小物件,说藏就给藏了。”
在一旁的朱棣却疑惑的问道:“可是先生,若是村里以后有人继续开荒,那公家的账岂不是又乱了。”
土地这玩意确实藏不住,但是土地跟土地之间,是有区别的啊!
有的地方是荒地,一粒粮食都不长。
而大明经过了元末的大乱之后,现在最多的东西就是荒地。
这也是朱元璋没有急着清丈天下土地的根本原因,反正百姓们还需要开垦。
与其劳民伤财的清丈土地,不如赶紧鼓励百姓开荒。
等到全天下的荒田都开垦的差不多了,在丈量土地。
只不过显然朱元璋忽略了一个问题,等到那个时候,天下的土地是都开垦完了,但是新的地主阶级也形成了。
不仅如此,等到那个时候,这一批新崛起的豪强,甚至都已经完成了对大明各级衙门的勾结。
届时想要再清丈天下土地得到的数据,基本上也就是只能当个乐子看了。
听到朱标的问题,任以虚随口而出道:“通知全村的乡亲们,日后开垦土地,需要向公家报备便是了。”
“只有按照规定开垦出来的荒地,才归他所有。”
朱标的眉头一紧,看着任以虚问道:“若是他们不肯报备呢?”
听到朱标的问题,任以虚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冷笑。
“权责统一,如果他不报备的话,如果他这片荒地被人抢了,或者是租子收不上来了,也别找公家给他评理就是了。”
这无疑就是将未经报备,擅自开垦的土地,逐出了《大明律》的保护范围。
听到任以虚的话,在场的众人,顷刻之间便是眼前一亮。
如果真的按照任以虚的这个设想走下来,看似朝廷每年收上来的银子没变,但是实际上,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日后灾年,朱元璋完全可以,大摇大摆的直接下诏加赋。
而后再免除,拥有多少土地之内的人的赋税。
如此一来,纵然是朝廷南征北战,需要增派饷赋,那也只是在跟那些乡绅富豪征税。
这帮人,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的,就是掐死他们,他们也不会胆子肥到去造反!
这样一来,朝廷无论是干什么事,都是有钱的多出,没钱的少出或者不出!
听到任以虚的这套方案,朱元璋就差直接站起来拍手叫好了。
自己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竟然还不如任以虚!
烔之以威,施之以利!
条理清晰!
朱元璋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这个双目失明的青年。
年纪也不过就是比朱标大几岁罢了,竟然谈笑间,就能拿出来这么完美的解决方案,甚至将每一个细节,都给处理清晰。
即便是任以虚以科举入朝,将来也绝对是一块宰辅的材料!
不过朱元璋还是有些担忧的看着任以虚问道:“不过任先生,咱还担心一件事情,就是咱村,真的能养得起这么多的娃娃书吗?”
任以虚闻言忍不住笑道:“老爷子,娃娃读个书,没有您想的那么花钱,明朝都能做到的事情,您做不到?”
朱元璋闻言眼前不由得一亮.......
“先生此话当真?”
任以虚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明承元制,以五十户为以社,一社设一学,弘治十七年,明朝皇帝便曾经下过诏令,凡未十五岁以下者,都必须入社学读书!”
朱元璋的脸上尽是震惊之色。
“这,这当真是明朝皇帝做的?”


“是,不过却只实行了短短几年时间,因此在史书上并不显显眼。”
朱元璋眉头一紧赶忙问道:“那为何没有搞下去啊?”
朱元璋的心里不由得一阵心潮澎湃,难道老四家里还当真出了一个千古一帝?
任以虚的话音一转,脱口而出道:“因为在这个节骨眼上,弘治皇帝突然发急病,驾崩了,而后朝中一片大乱,自然也就没人去管这件事了。”
“虽然这事有点可疑,不过您在村里的威望,跟弘治皇帝不再一个档次上。”
听到任以虚的话,朱元璋险些一口老血吐出来。
刚宣布天下幼童必须入学,弘治皇帝就驾崩了?
而且还是暴毙!
已然对士族起了疑心的朱元璋,就是打死也不愿意相信,这是巧合!
说罢朱元璋便不由得冷笑了起来。
朱元璋现在要做的这件事是搞教育!
你们这些清流,平日里不是总说,自己是什么圣人门徒吗?
不是总说,自己要弘扬圣教吗?
那好啊,现在咱帮你们!
咱就是要做到,让天下的娃娃们,都读书!
谁敢阻拦咱,谁就是跟圣教作对!
平日里大义这些东西,可都是攥在那些清流言官们手里,但是现在,大义可是到了自己手里了!
咱就是要拿着大义,去搞你们士族的命门!
朱元璋想想那些清流士族们吃瘪的样子,心中就不由得有些小激动了起来。
朱元璋站在一旁徘徊了两圈之后,将心一横,长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老大,你们在这里陪着任先生把,村里还有事,咱得先回去处置了!”
听到老爷子要离开,任以虚的心里便知道,老爷子怕是要对村里的富户开刀了。
这说明了老爷子是真心为村里的乡亲们着想的,任以虚也乐见其成。
待老爷子走后,屋子里的氛围明显的活络了不少。
没有朱元璋在面前吗,显然朱标兄弟几人轻松了不少。
良久之后,躲在朱橚怀里的朱雄英,好奇的看着任以虚问道:“师公,您说的那个,只有穷人治理的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小孩子永远对未知充满了好奇,朱标几人也不由得对任以虚所说的那个“穷人”的国家充满了好奇。
反正守在常氏的病榻前吗,这几个人也没有什么事。
朱标便开口问道:“先生,那个国家强盛吗?”
任以虚微微摇头。
“准确的说,那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联盟。”
“一个像钢铁一般的联盟。”
说到这里,任以虚的语气都不由得沉重了起来。
“那个联盟曾经之强盛,睥睨天下。”
“比中原还要强盛?”
任以虚微微颔首。
“比中原还要强盛,你们知道有那百年屈辱,但是在那百年屈辱之后,第一个真正给予中原帮助的人,就是那个联盟。”
“他们给中原送来了第一批机器。”
“不仅仅是机器,准确些说,是一百五十六个,关系到中原生死存亡的项目。”
“从那以后,中原才重新的彻底拥有了,重回天下之巅的底气!”
任以虚心里坚信,即便是没有那一百五十六个大项目,中原依旧可以重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百姓会需要更长的时间,走更长的弯路。
这一百五十六个大项目,是真正的解了中原的燃眉之急!
听到任以虚这么说,朱标等人顷刻之间便来了兴致。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当真会这么好心?”
任以虚微微摇了摇头道:“他们出于什么目的,外面的人至今仍有很多争议,但是为师更愿意相信,起码在那个时候,他们的心里,还是有理想的。”
朱标听到这里,都不由得对任以虚口中的那个“联盟”充满了好奇。
“理想?我看他们就是觊觎中原的土地!”
“二哥你先别吵,听先生说嘛!”
“或许是他们的皇帝,受过中原的恩惠?”
听到这些问题,任以虚长叹了口气道:“他们,没有皇帝,也没有君王。”
“没有皇帝?”
朱标几人全都楞在了原地。
在他们的眼里。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存在了。
在他们的印象里,几乎任何一个番邦,即便是没有皇帝,也一定是有国王。
只有朱雄英趴在朱的怀里问道:“那,那师公,联盟真的全都由穷人说了算吗?”
任以虚微微颔首:“他们那里,用着一种,类似上古时候,尧舜禅让的制度。”
“只有第一个首领,是出身于一个,类似御史的家中。”
“到了第二任时,便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第三任则是一个贫农的儿子。”
“第四任,是冶金,也就是铁匠的儿子。”
“第五任,则是修路工匠的儿子。”
“第六任亦是贫农出身。”
“第七任也算是他们的亡国之君吧,也是贫农出身。”
刚刚听完了这些人的出身,朱标等人便愣在了原地。
听任以虚的意思,这个联盟最后背弃了自己的理想。
但即便如此,仅凭他们首领的出身,在朱标等人的理解里,这绝对算得上是根红苗正的穷人了!
这在朱标的心里,如果是单看出身的话,或许也就只有朱元璋,能跟这些人相媲美了。
其余众人尚在震惊之中,只有朱雄英好奇的看着任以虚问道:“师公,师公,他们的理想是什么?”
“想要一个属于穷人的天下。”任以虚的嘴里倏然而出。
毕竟任以虚只把自己面前的这几人,当成了山村中这孩子。
殊不知坐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彻头彻尾的贵族,而且是在这个时代,势力最强的几位贵族。
朱标好奇的看着任以虚问道:“先生,这样一个联盟,自诞生之初便树敌无数,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士族商贾,都会将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是怎样才强盛起来的啊?”
“因为夺走穷人财物的,从来都不是敌国的穷人。”
在场的众人全都愣在了原地。
因为这句话,似乎并没有他们预想的那样,铿锵有力。
不过很快,朱标等人便意识到了,这句话,会有多么可怕的破坏力。
朱标的眼神之中,甚至浮现出了一丝惊恐。
可想而知,这样一句话,如果能使天下的穷人信服,将会产生何等可怕的爆发力。


北元各部屡下中原劫掠,但是他们劫掠所得的财物,也是要先上缴给各部的汗!
如果是这样的一个联盟,又有哪国的士兵,与之相抗?
他们屠戮的是,跟他们一模一样的穷人啊!
他们为什么要互相残杀?
他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彼此啊!
反过来再看,倘若得不到穷人的支持,什么皇帝,将军,就连商贾,都连最基本的买卖,都做不了!
更别说什么平叛了。
那不就是给这联盟补充人口吗?
直到这个时候,朱标等人才意识到,支撑着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是那些平日里,被帝王将相视作草芥的穷人!
良久之后,朱标用近乎沙哑的声音,看着任以虚问道:“那,先生这个联盟因何而衰败?“”
任以虚悠悠的抬起头,犹豫了良久之后,才无尽惋惜的叹了口气道:“因为最后,他们背弃了自己的理想....”
一个巨人,没有倒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最终却倒在了无所不有的时候。
虽然朱标等人,是这个时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贵族。
但是在几十年前,他们的家族,同样是一无所有。
即便是朱元璋贵为天子,也时常对他们提起,当年老朱家一无所有的时候。
任以虚刚一说完,朱标兄弟五人便不由得的,对那个所谓的“联盟”充满了想象。
那是一个强盛的地方,有着他们无法想象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那里的一切,都是由朱重八一样的穷人说了算。
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少年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象的那个地方,到底是不是哪个“联盟”。
或许是,也或许是另一个联盟。
一个属于天下所有穷人的联盟。
等到那时,有些人恐怕就只敢在梦里要求996了吧。
或许梦里都不敢。
说罢,任以虚不顾早已愣在原地的朱标等人,不由得伸了个懒腰悠悠的说道:“好了,故事就讲到这里,时间不早了,待会你们兄弟五个,轮流盯着你们大嫂,为师要休息了。”
望着任以虚朝门外走去的背影,朱雄英奶里奶气的看着任以虚问道:“师公,那,那他们的理想还会实现吗?”
任以虚闻言转过身来,摸着朱雄英的头,毫不犹豫的笑道:“英儿,师公告诉你,这个理想从来不是,会不会实现的问题,而是何时实现......”
说罢,任以虚再次起身,嘴里也不由得,轻声哼起了一首旋律悠扬的歌。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朱雄英似懂非懂的望着任以虚,就好像那是明天就会发生的事情。
毕竟,少年永远赤诚,不惧岁月悠长。
次日朝会之上,在悠长的钟声及静鞭声中,文武百官依次入朝,今天的朝会,朱标兄弟五人没有参加。
任以虚这几日,把他们全都留在了鸡鸣山上,照料常氏。
毕竟任以虚也不知道,这几个人平日里,还得帮着朱元璋处理朝政。
文武百官陆续入朝,山呼万岁声中,一天的朝会正式开始。
这几天朝政,并没有什么紧急之务。
在商议完了当日的朝政之后,朱元璋的目光,最终落到了太常寺丞吕本的身上。
吕本,就是太子侧妃吕氏之父。
原本朱元璋已经准备将吕本拔擢至吏部了,但是经过常氏的事情之后,朱元璋几乎毫不犹豫的,便将那道圣谕,给扔进了火盆里。
“吕爱卿啊,咱有件事情,你听了一准的高兴。”
看着朱元璋一反常态的模样,吕本整个人都不由得愣在了原地。
好家伙,你老朱上次这么跟人说话,不还是劝张士诚自尽的时候?
良久之后,吕本才怯生生的看着朱元璋说道:“陛下,臣惶恐...”
朱元璋悻悻的坐在了龙椅上,轻轻飘飘的说道:“咱,准备加赋!”
“每年先加个五百万两吧。”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顷刻之间便愣在了原地。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看着对方,生怕是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大明一年岁入,也就是四百万两银子啊!
你老朱上来就加征,五百万两银子?
胡惟庸激动的看着朱元璋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不料朱元璋大手一挥道:“咱是有一件大事要做!”
老朱话音刚落,胡惟庸险些一口老血吐出来。
“陛下,您,您......”
胡惟庸不敢置信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则是不以为意的,端起面前的茶盏,抿了一口茶水,淡然的说道:“胡相,你先别急,咱不是说,现在就要加。”
“而是要等天下的土地,丈量完毕之后再加。”
胡惟庸哭丧着脸看着朱元璋:“陛下,那不还是要加吗?”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对,就是要加,不过,家有田产五十亩以下者,不在此次加征之列,家产五十亩以上者,依次分档,各档具体加多少,由户部给咱拟一个章程出来。”
顷刻之间,朝堂之上便陷入了一片死寂。
朱元璋这句话,无疑是摆明了,这一次就是要给,全天下的富户们放血。
还没等胡惟庸做声,身后的朝臣之中,便有御史言官,向前一步出列,望着朱元璋高声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国朝初立,当于民休养,无论家资几何,都不应贸然加征!”
这真要是分出个档次来,朝堂之上的各位,哪一个不是要纳最高一档的田赋?
回过神来的御史言官们,纷纷站了出来,高声道:“臣附议!”
“臣也附议!”
吕本更是激动的看着朱元璋说道:“陛下,陛下,臣也附议!”
刚才朱元璋的那一问,无疑是将吕本给架在了火上。
这要是真的让朱元璋痛痛快快的,把这田赋给加了,天下的豪绅,不得直接骂死自己?
朱元璋饶有趣味的,盯着面前的这些,跳出来的御史言官们,问道:“诸位爱卿,难道不好奇,咱加这田赋,是要做什么吗?”
偌大的朝堂之上,顷刻之间便陷入了一片死寂。
而后朱元璋继续高声道:“咱打算让天下所有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全都入社学读书,不求文成,起码要让他们识字!”
“此番加征的田赋,要全都用在社学,还有娃娃的吃食上!”
“各府衙官吏,胆敢贪墨一文,全家皆斩!”
此话一出,方才跳着脚的御史言官们,顿时便愣在了原地。
这话尼,玛怎么接?
稍有不慎,自己可就成了,阻碍寒门士子上进的,千古罪人了啊!
那言官语无伦次的看着朱元璋,结结巴巴的说道:“臣,陛下,臣......”
朱元璋干脆的打断道:“咱!尝闻圣明天子......”
说出这句话来的时候,朱元璋的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多少次了,自己想办点什么事,这些御史言官,张嘴就是“余尝闻圣明天子”如何云云。
谁能想到,这句话,今天竟然在自己的嘴里,说出来了!
你们也有今天啊!
总算是让咱给抓着了啊!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6364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