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开局从军,我在50年谋发展小说大结局
现代都市连载
《开局从军,我在50年谋发展》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嘎子剑”的创作能力,可以将何雨柱何大清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开局从军,我在50年谋发展》内容介绍:穿越者,均伴随系统,我也不例外。原主和我都是苦命人,我是被老婆和好兄弟下套骗了血汗钱还欠三百万,原主是家庭悲惨,和妹妹相依为命。不过我既然穿到了这里,就要珍惜机会,我要在这个世界里重闯一片天!回家路上我正愁要怎么才能破局,正巧看到“抗美援朝”的横幅,心中犹豫半晌决定还是不去报名了,毕竟子弹不长眼啊,万一倒霉催的噶了怎么办。“叮,超级官场激活成功,已绑定宿主。”什么!喂,系统你这不是逼着我去从军吗!哦,有新手大礼包啊,那就等于是开挂了啊,行吧,富贵...
主角:何雨柱何大清 更新:2025-01-25 14:1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何雨柱何大清的现代都市小说《开局从军,我在50年谋发展小说大结局》,由网络作家“嘎子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开局从军,我在50年谋发展》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嘎子剑”的创作能力,可以将何雨柱何大清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开局从军,我在50年谋发展》内容介绍:穿越者,均伴随系统,我也不例外。原主和我都是苦命人,我是被老婆和好兄弟下套骗了血汗钱还欠三百万,原主是家庭悲惨,和妹妹相依为命。不过我既然穿到了这里,就要珍惜机会,我要在这个世界里重闯一片天!回家路上我正愁要怎么才能破局,正巧看到“抗美援朝”的横幅,心中犹豫半晌决定还是不去报名了,毕竟子弹不长眼啊,万一倒霉催的噶了怎么办。“叮,超级官场激活成功,已绑定宿主。”什么!喂,系统你这不是逼着我去从军吗!哦,有新手大礼包啊,那就等于是开挂了啊,行吧,富贵...
“何雨柱,听你们姜师长说关于这次临津江作战,你会有更好的点子,说来听听。”
何雨柱听到梁兴楚的这番话,当即接过姜潮递过来的望远镜,仔细地察看了一下对岸的地形,旋即他便有了应对之法。
“军长,依我的愚见,我觉得咱们如果正面渡江驰援的话,那绝对是下下之举。
没有任何掩体和工事,也不好打阵地反击,更不利于我军铺展开来,发挥人数优势。
这完全就是以我军的短处碰敌军的长处。
依我看,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不在这里渡江,去下游安排一座临时浮桥,然后火速登陆,绕到敌军的阵地后方,对临津江阵地的美军予以打击,在前后夹攻下,一定可以拔出这个钉子,为友军打开这个口子。”
38军军长梁兴楚听到何雨柱的这番建议后,当即陷入了沉思,不得不说何雨柱的这个法子,非常有效,但关键会浪费不少时间,权衡利弊一番后,他决定兵分两路,让113师和一个炮兵团直接去下游渡江,迂回到敌人后方作战。
自己则带着112师和114师支援陷入困境的第64、65军。
敲定好作战方案后,38军也是立刻兵分两路,一路在113师师长姜潮的带领下直接前往下游3公里处搭建浮桥。
而38军大部队则是直接强渡临津江,接应受挫的64军和65军。
而38军这一次还特地带了两个高炮营,稍微遏制了美军战机攻击的态势。
不过临津江整个战场的情况对我方是极为不利的,对岸的美军前沿阵地宛如一个血肉磨坊,分分秒秒都有志愿军战士在不停的牺牲。
而113师这边在抵达指定位置后,师长姜潮立马命令舟桥连开始搭建浮桥,由于时间紧迫,舟桥连仅仅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搭起了一座简易的浮桥。
113师全体官兵当即轻装上阵,火速过江,此时天空中盘旋的美军战斗机发现了处在下游位置113师的动向,不过在113师布置在岸边的两个高射机枪连的火力牵制下,有效的遏制了美军战机的火力,并没有让对手炸毁浮桥。
师长姜潮见状,让113师所有部队迅速过江,他清楚的明白,15分钟后,这座浮桥一定会遭到美军战机的重点袭击,他们剩下的时间可不多了。
5分钟左右,113师除了炮团外,基本全数过江了。
随后他们立刻采取迂回战术,直接强行包抄到临津江美军前沿阵地的大后方。
由于此时驻扎在临津江前沿阵地的美第8军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后方会有一支志愿军部队突袭至此。
这就导致他们后方的炮兵阵营瞬间就被出现的113师给一锅端了,没有了炮兵的火力支援,美军的火力骤减,这也使得处在战场最前沿的64军和65军的阻力大大降低。
随着38军113师配合正面三个军的协同夹击下。
美军指挥官范佛里特深刻意识到临津江前沿阵地守不住了,当即下达了撤退命令。"
因为汉城这附近一带都是平原,没有地利,补给线又拉的很长,不适合大规模的军团作战,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美联合军反而有优势。
随着113师撤到了112师的第二道防线上,紧追不舍的美联合军第3,第4师,再次被挡在了防线前。
无论他们用什么手段,都无济于事,被牢牢的钉在了这里,寸步难行。
至于其他战线的志愿军也是遭到了美联合军的疯狂反扑,虽然双方互有建树,但总得来说,还是美联合军略占优势。
1951年2月17日,华夏志愿军和北韩人民军为了应对美联合军猛烈的攻势,集中手上的兵力打算用空间来争取时间的战术,直接从汉江北延伸到横城一带,在“三八线”附近,总共部署了三道防线,预期目标是每道防线坚守25天之久,争取能坚持2个月,为后续的志愿军兵团集结以及后面的反击做准备。
仅仅过了2天,美联合军就率先对第一道防线进行了全面总攻,不过在志愿军全员的顽强抵抗下,他们的进展非常缓慢,花了半个月时间,才将战线推到了横城一带。
3月7日,美联合军又集中了5个军的兵力,再次对志愿军第二道防线进行猛攻,不过他们再次挫败在志愿军的顽强抵抗下。
再次花费了半个月时间才拿下了高阳一带。
3月底,华夏志愿军和北韩人民军完成阻击防御任务后,全员转移到了“三八线”北部。
至于新入境的志愿军第3,第19兵团直接在“三八线”北面集结完毕。
前线兵源在这2个集团军的加入后,得到了充足的补充。
而美联合军见志愿军的援兵到了,遂停止了进军,双方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直接在“三八线”对峙。
截止到4月21日,双方再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斗,这也宣告了第四次抗美援朝战役的结束。
而历经了整整2个月战斗,何雨柱所在的警卫连,自然也是伤亡惨重,原本30名警卫连战士,只剩下不到10人,就连何雨柱有一次也差点领了盒饭,要不是他穿着那件避弹衣,肯定就去见上帝了。
第四次战役结束后,后续入境的部队将后勤补给送了上来,不过还是炒面粉和烤土豆,唯一有点区别的就是多了点腌咸菜和少量的玉米面。
只能说志愿军这后勤的质量还是有点差,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此时的华夏正处于一穷二白的时候,国内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样的后勤已经是国内最大限度的保障了。
虽然饮食问题没有得到改善,但起码兵源得到了补充,何雨柱所在的警卫连再次补满了全员。
但他看着看着眼前这些一脸生动的新兵蛋子,不禁有点惆怅,深知这些少年儿郎不知几许又要埋葬在这异国他乡。
不过志愿军战士们好不容易得到一口喘息的机会,奈何志愿军司令部鉴于前4次抗美援朝战役的成功,导致整个志愿军内部弥漫着一股美军不经打,美军比较弱,美联合军是纸老虎的一种轻敌的错误思想。
再加上刚好“老大哥”支援的武器装备陆续都到位了,让原本不具备任何防空能力的各个集团军都配上了高炮师,甚至有的连高射机枪连都配备到位了。
这样一来,让志愿军各部有了一定的防空能力,再加上后续几个主力兵团的加入,志愿军在“三八线”以北集结了几十万兵力,大有一种优势在我的感觉。
而恰逢时任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因为与他的上司作战意见不合,遂美联合军总指挥的位置,直接落入了李启威的手里。
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而且李启威多次败在志愿军手里,这也使得志愿军司令部错误的认为,现在这个时间是发动反击的好时机。
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以后,华夏志愿军以及北韩人民军,在22日黄昏直接对着西线的美联合军发动了反攻。
他们计划以一个兵团的兵力正面硬刚美联合军,剩余两个兵团直接从侧翼进行迂回穿插,打算对防线内的美联合军进行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目前主要负责参与反攻的是志愿军第十九兵团,第九兵团和第三兵团,随着这三个兵团的参战,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正式打响。
而作为参与了4次主要战役的38军,隶属于第一兵团,由于之前损伤较重,并没有第一时间直接参战,反而作为后勤储备部队,留在了后方休养生息。
这一次的主要表现机会都留给了后续进驻的兵团,他们一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好好的教训一下美军。
而何雨柱所在的113师也是趁着这个机会,有了一定的喘息时间。"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