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萍李惠军的现代都市小说《我的1983之重生当首富全章节阅读》,由网络作家“骑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的1983之重生当首富》主角李萍李惠军,是小说写手“骑驴”所写。精彩内容:俺告诉你一声,咱村的电话装上了,以后有事,你直接打电话回家。”李惠军很激动,将近一个月没听到父母的声音,还有点想念。李惠军随口问了一句,“这次拉来多少货?”“这次是一万斤咸鱼,五百斤海米,八百斤虾皮。”李惠军一惊,“这么少?燕京要的货很少吗?”李岩道笑着说,“不是,是咱们没有那么多货,全镇的人一起打鱼,都不够卖的,支书......
《我的1983之重生当首富全章节阅读》精彩片段
“以后我教你英语,你教我线性代数吧。”
两人约定好,以后每天晚上都来自习室上课。
第二天,李惠军的“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这句话,风靡全班,扩散全校,甚至有老教授在课堂上训人的话都是:“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体育老师躺枪。
韩雅丽甚至找了个小本子放在宿舍,专门记录李惠军说的搞笑话,大学毕业的时候,成了一本:李老师经典语录。
第二节英语课,英语老师专门说了句,“李老师,我不是体育老师哈,你好好上课,别败坏我的名声。”
全班再次哄堂大笑。
欢欢喜喜的上了两周的课。
星期天,李惠军还没起床,楼下有人喊,“李惠军,有人找。”
李惠军及拉着拖鞋一看,好家伙,这不是村里的货车吗?
李惠军赶紧下去,一看,是村里的货车司机李岩道。
“叔,俺在这呢。”
被一个三十来岁的人喊叔。
“岩道,你是来送货的?”
李岩道点了点头,“俺临来之前,支书让俺告诉你一声,咱村的电话装上了,以后有事,你直接打电话回家。”
李惠军很激动,将近一个月没听到父母的声音,还有点想念。
李惠军随口问了一句,“这次拉来多少货?”
“这次是一万斤咸鱼,五百斤海米,八百斤虾皮。”
李惠军一惊,“这么少?燕京要的货很少吗?”
李岩道笑着说,“不是,是咱们没有那么多货,全镇的人一起打鱼,都不够卖的,支书就优先供应燕京城,支书说,只要燕京城还有咱们的小咸鱼卖,全国都能知道,说是你说过的什么广告效应。”
李惠军笑着点了点头,“嗯,必须保证京城小咸鱼的供应,外地人一到燕京,尝到了小咸鱼,肯定会想着法子打听,到时候,咱们不愁买家。”
“是这个理呢,自从咱们村装上电话机,买小咸鱼的电话不断,很多都是从京城知道的咱们那。”
李惠军本打算找点营生,突然想起来,海米等海货,还是供不应求,如果自己在京城开个小门面,能不能专门卖海货?
可以先试试水。
“下次你来的时候,给我带一百斤海米,三百斤虾皮,还有海带什么的各种干货,我试试在京城能不能卖得动,跟支书说,卖给供销社多少钱,就给我多少钱,到时候你把钱带回去。”
“行,我跟支书说。以后你要带东西什么的,提前给村里打电话,我给你带回来,一般我是十天来一次京城,你也可以去京城供销社等我。”
叔侄俩约定好,李岩道才开车回枯河村。
知道村里装了电话,李惠军一刻也等不得,迈开双腿就往邮电局赶去。
好家伙,打电话都要排队,前面至少排了上百人,一个一个排过去,至少两三个小时啊,哎,忘了让李岩道带个话回去,约定好时间再通话。
算了,打电话约定吧。
这一排队,就是三个小时,终于等到李惠军,李惠军拿起摇把子,哼哼哼的摇了一会,“我要打接鲁东省东普市寒利县羊里镇枯河村”
“对方有电话,好的。”
李惠军开始等待,等了将近五分钟,李惠军以为掉线了,电话里传来李茂前的声音。
“是惠军吗?”
“大爷,是我,电话通了,太好了。”
“刚装上不到十天,这电话太好用了,幸亏听了你的,这才几天的功夫,通过电话,已经联络上好几家供销社。”
“那就好,大爷,我在京城打电话不方便,这样,你和我娘说,下一周的星期天,中午,让我娘他们守着电话,我再打电话回去。”
宿舍虽然破旧,但被打扫的很干净,一共三个床,分上下铺,意味着这个宿舍是六人间。
“咱们经济系的条件算好的,人少,一个宿舍只有六个人,其他学院都是八人间。”
除了三张床,还有两张桌子,几个柜子,柜子上和床上已经贴好了名字。
李惠军找到自己的名字,竟然在下铺,不过李惠军不喜欢下铺,随后把标签一换,换成了上铺。
李惠军随手把装着巨款的包塞进自己的柜子,柜子上没锁。
“学长,小卖部在哪?我去买把锁。”
“不用锁,咱们学校很安全,没人来咱这偷东西。”
王邦接了一句,“还是买一把,我去给你买。”
马首良赶紧说,“我带你去吧,正好我也要下去,今天是第一天报到,人肯定很多,王若彤一个人忙不过来。”
两人走后,李惠军开始整理自己的物品。
一会功夫,王邦带回来把锁,锁好柜子后,李惠军说:“王大哥,走,吃中午饭去,都一点钟了。吃完饭后,咱们去招待所住下再说。”
王邦摆摆手说,“住的问题不用你操心,杨主任已经安排好了。”
堂堂供销社主任,怎么会找不到住的地方?
两人吃完饭回到宿舍后,宿舍已经来了两个人,赵其山,粤海人,周正,燕京人。
周正是爷爷奶奶和父母一起送过来的,一看家庭条件很好,一家子都是知识分子。
赵其山是父亲送过来的,一个憨厚的老农。
李惠军表现的很镇定,“这位是赵其山吧,欢迎来到燕京大学,我代表燕京大学的师生,欢迎你。”
李惠军说完,主动和赵其山握了握手。
赵其山赶紧双手握住李惠军的手,“老师好,我是赵其山,以后多关照。”
李惠军点了点头,面无表情的嗯了一声。
王邦很想笑,李惠军一肚子坏水。
“你好周正,燕大的师生欢迎你。”
周正毕竟是天子脚下的,见多识广,“你是老师?”
李惠军不点头,不否认,“不像?我只是长得少相,我十六岁就上大学了。”
周正半信半疑的握了握李惠军的手,不过看李惠军的装扮,也像一个老学究,灰绿色的中山装,自己做的千层底鞋子,一头短发,显得干净利落。关键是李惠军的神态,和老师没什么两样。
“各位家长,如果要住宿,可以去学校的招待所。”
赵其山站起来说,“好的,谢谢老师,我把我老豆送到招待所再回来。”
李惠军点点头,“嗯,回来后打扫一下卫生,等开学了,要检查。”
李惠军又看了眼周正,周正的父亲拿出一支烟递给李惠军,李惠军摆摆手。
“老师贵姓。”
“免贵姓李。”
“以后孩子要给您添不少麻烦,要是孩子有不对的地方,您该打就打,该骂就骂。”
“周正爸爸多虑了,我们是不会体罚孩子的,但肯定会对孩子严加管教,您就放心吧。”
“那我就放心了,不知道李老师晚上能不能赏光,咱们出去交流一下。”
“周正爸爸不要客气,你们该忙就忙,记得后天开始上课就行。”
“我们家离这里不远,周正已经报到完了,我们先回家,明天再回学校正式上课。”
李惠军点了点头。
周正出门时,扭头看了一眼李惠军,嘴里嘟囔着,“怎么看都不像老师。”
等人都出去后,王邦哈哈大笑起来,用手指着李惠军,“你小子,鬼灵精怪的,小心你同学削你。”
“我又没承认我是老师,他们自己看错了,关我什么事情,走,咱们去逛逛燕大校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