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精美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全文章节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

全文章节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

舒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精品古代言情《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舒蕙建安,是作者大神“舒甯”出品的,简介如下:面耍心眼。妈妈交代她跟周叔叔的女儿做好表面关系,她不想破坏妈妈的计划,只能可怜巴巴道:“姐姐,你说什么呢?我没有推你,是你自己掉下去的!”戴琴雪搂着许依依肩膀,望向周建安,“建安,依依的性子我了解,她从小连一只蚂蚁都舍不得伤害,绝不是那么恶毒的人。”许依依往戴琴雪怀里躲了躲,她眼神脆弱,脸色苍白,像一株飘摇的菟丝花。城......

主角:舒蕙建安   更新:2024-08-10 20:4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舒蕙建安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章节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由网络作家“舒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古代言情《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舒蕙建安,是作者大神“舒甯”出品的,简介如下:面耍心眼。妈妈交代她跟周叔叔的女儿做好表面关系,她不想破坏妈妈的计划,只能可怜巴巴道:“姐姐,你说什么呢?我没有推你,是你自己掉下去的!”戴琴雪搂着许依依肩膀,望向周建安,“建安,依依的性子我了解,她从小连一只蚂蚁都舍不得伤害,绝不是那么恶毒的人。”许依依往戴琴雪怀里躲了躲,她眼神脆弱,脸色苍白,像一株飘摇的菟丝花。城......

《全文章节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精彩片段


楚榆向来不喜欢学霸为学渣补课,自己却没考上大学的桥段,原主明明能考大学,却把机会让给赵汉桥,真是恋爱脑中的战斗机。

恋爱脑都没有好下场,网友诚不欺我。

楚榆不是能忍的性子,她走到许依依面前,睨着对方,嗤笑一声:

“就是你把我推下水的?”

许依依往后退了一步,苍白的小脸写满不可置信,她没想到楚榆会这么直白的说出口。

她能暗戳戳在楚榆身后使绊子,却绝对不敢当着众人的面耍心眼。

妈妈交代她跟周叔叔的女儿做好表面关系,她不想破坏妈妈的计划,只能可怜巴巴道:

“姐姐,你说什么呢?我没有推你,是你自己掉下去的!”

戴琴雪搂着许依依肩膀,望向周建安,“建安,依依的性子我了解,她从小连一只蚂蚁都舍不得伤害,绝不是那么恶毒的人。”

许依依往戴琴雪怀里躲了躲,她眼神脆弱,脸色苍白,像一株飘摇的菟丝花。

城里人家的小公主想装可怜,周建安这种乡下男人哪能招架得住?

他像要保护女儿的父亲一样冲出来护着,不客气地训斥大女儿:

“周楚榆,你胡说八道什么!依依那么柔弱可人的女孩,怎么可能推你?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胡搅蛮缠吗?”

“是啊,楚榆,依依不是那种人。”赵汉桥也从人群中走出来。

楚榆正眼都没瞧他,渣男而已,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

她只笑看许依依,“怎么不是你推的我?你说你妈妈勾引我爸爸,你勾引赵汉桥,你们母女把我们母女俩的男人都抢走了!还说我爸四年前就跟你妈搅和在一起了,我妈供我爸读书的钱都给你妈买衣服了!你还打了我一棍子!说把我弄死在河里,也没人会怀疑你!”

“你血口喷人!”许依依脸都急红了,脱口便说,“我没有这么说,也没用棍子打你!我只是推了你一下!谁让你自己不小心滚落河里。”

话音落下,许依依才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她脸色苍白地看向周建安。

“周叔叔,我不是故意的。”许依依苍白的脸上滚下两行泪。

戴琴雪示意她稍安勿躁,周建安这人最要面子,他并不在意女儿是怎么跌落河中的,可是当众被人闹了个没脸,他脸上无光,对女儿也会记恨起来。

戴琴雪柔声道:“建安,这事是依依不对,她以前是个很懂事听话的孩子,从不舍得伤害别人,怎么来了这里就跟换了个人似的,也不知楚榆说了什么刺激她的话。”

饶是楚榆也不得不感叹,戴琴雪这招“祸水东引,倒打一耙“用的真够炉火纯青的,明明是许依依的错,也能让她颠倒黑白,把罪责安在楚榆头上。

难怪周建安不是她的对手。

乡下人活一个脸面。

周建安原先还端着大学生的架子,却叫女儿把老底都揭出来了,面色沉沉,难看极了!

再被戴琴雪一撺掇,就恶狠狠盯着楚榆,“难怪你奶说你不是好东西!我还真是小瞧你了,小小年纪就会挑拨离间、把家里搅和的鸡犬不宁!”

原主听到这话只怕要伤心了,被亲人背叛的滋味可不好受,父亲不护着自己就罢了,还为了小三的女儿责备自己不懂事。

可惜楚榆是个心硬的,她亲生父亲比周建安混账多了,她身经百战,自然知道怎么回答才能戳中周建安的软肋。

楚榆不怒反笑:“有什么样的爸就有什么样的女儿。我爸爸抛妻弃女,挥霍妻子种地的钱,跟狐狸精吃喝玩乐,自己孩子不养却要养别人的女儿,为了别人女儿颠倒黑白,把屎盆子往亲生女儿头上扣,凭借一己之力把这个家搅和散了!我这个当女儿的能搅和,实在不足为奇呢。”

周建安差点被她气得差点吐血,记忆中这女儿不善言辞,挨打挨骂都不回嘴,跟舒蕙一样是个受气包,谁知几年不见,竟然变得这样牙尖嘴利,话里话外,都在讽刺他这个当爸爸的不要脸。

不得不说,周建安是把楚榆这段话的精髓领略到了。

可不是不要脸吗?要脸能抛妻弃女,自己女儿不养,去养别人的女儿?

他还以为,对许依依好,许依依就能给他养老不成?

真不知道男人是怎么想的。

如果周建安不是糊涂的,就只能说明,戴琴雪的身份地位比楚榆想象的更高,周建安从戴琴雪身上有利可图,才会大张旗鼓地离婚。

楚榆根本不给亲爹回嘴的机会,骂完就走。

“你你你……”周建安气了半天,只看到女儿圆润的后脑勺。

楚榆路过戴琴雪面前,脚步微顿,不忘幸灾乐祸:

“这位破坏别人家庭的戴女士,我弟弟就麻烦你照顾了。他那人虽然混了点、能吃了点、不懂事了点,白眼狼了点,但别的方面都还是挺好的。你这个当后妈的可别亏待了他!务必要把他养的白白胖胖才好!”

一句话说的戴琴雪的脸色都变了,她唇角僵硬,差点笑不出来。

万万没想到周建安竟然把周楚飞留了下来。

那孩子又胖又蠢,只买了身衣服几块糖,就从他嘴里套了不少话。

说带他去城里都是权宜之计,都是骗他的,谁会真的想给他当后妈!

戴琴雪勉强打起精神,“楚飞很可爱,是个乖孩子,我第一次见到他就觉得这孩子跟我有缘分,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

楚榆似笑非笑,那眼神让戴琴雪很不安。

母女四人没再留恋,拎着包裹很快出了周家村。

虽然身上还有七百元钱,可这年头治安不好,没有介绍信就住不了旅馆,也没人肯租房收留,在哪住都不安全,真要被歹徒盯上,要了她们四人的命,都是有可能的。

毕竟在1983年,七百块钱还真算一笔巨款了,够在荣泰县城买间平房了。

她们无路可走,只能投奔舒蕙娘家了。

前世,楚榆离开家那天,黄昏也和今天一样美。

云朵像牛的心口油,斑驳的扒在天幕之下。

可惜黄昏虽美,却无人欣赏。

从周家村出来走了十里路,就到了舒蕙娘家山关村的地界。

夜幕将至,蜻蜓低低盘旋在头顶,一路无风,几人都热的一头是汗。

“姐,你拉着我的手,”楚楚小声说。

楚楚天生右眼残疾,晚上就看不太清楚了,走路都要人搀着。

原先周家的钱都供给周建安,蒋美凤不肯拿钱给孙女治病,舒蕙便偷偷攒钱带女儿去市里看医生,她运气好,遇到一个退休回乡任职的老医生,说楚楚的眼睛做手术就能治好。

做手术需要八百块钱,回家后还得好吃好喝养几个月,舒蕙拿不出这么多钱,一直盼着周建安毕业,等他拿工资就能攒钱给楚楚看眼了,谁知周建安毕业后确实捧上了铁饭碗,却狠心到连女儿都不要。

楚榆和楚湘拉着妹妹的手,月光拉长了姐妹三人的背影,乍一看,是齐的。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是一本十分耐读的现代言情、穿越、种田、作品,围绕着主角佚名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舒甯。《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901章 完结,作者目前已经写了2331975字。

书友评价

女主不把离婚前留下一点做生意,拿去治病,住舅舅家。齐心协力,还是表达亲情可贵?那个情况应该先赚钱

越来越反感看到夸女主长得好了,因为逢夸必有人说她狐狸精,把女主夸得很低俗轻浮,到最新章这里,我脑补出的画面不再是女主在人群中美得突出了,而是在一群朴素的年轻人中间,女主是最风sao的那个……我都想不通楚榆为什么会跟这种词挂上钩。 我觉得女主对家里人挺拔苗助长的,一个人在前面冲,扒拉好资源喂给家里人,但是她们的见识眼界心眼都跟不上,更别说有什么手段了,随便一个混子都能拿捏算计。 尤其是舒惠,好歹也当了这么多年老板娘了,楚榆经常不在,她总碰到过极品吧,起码知道怎么应付一下吧?没有,还是那么唯唯诺诺,告状报警都说不出口。等到那个警察局长给她解决姓曹的无赖,敞开心扉交流,我突然在想,是不是因为女主和其他两个女儿给不了舒惠安全感?在舒惠的心里女儿做不了她的依靠和支柱?她还是需要一个一家之主的男人或者儿子? 还有女主,本来以为家里人有女主看着出不了什么问题,结果作者是不是写崩了,舒惠被纠缠的事还没解决她跑出去跟男朋友甜甜蜜蜜,忙别的事去了…… 再评[赶稿中] 不喜欢看舒惠的剧情,软柿子经常被拿捏欺负,怕这怕那,反击也只会柔柔弱弱的说:请你不要胡说,不然我要报警了。 普通人说报警都带火气,舒惠连火气都是强装出来的。 说真的,都被欺负了那么多回了,傻子都知道对胡搅蛮缠的人讲理没用吧?报警也都是说说,根本不敢。 安排这么些被欺负的剧情,也没看出舒惠有什么长进…… 虽然这么说不太好,但是看到最新章我对舒惠只剩一个想法:赶紧嫁人吧。 有当家做主的男人,有慈祥的公婆,有出息又疼她的女儿们,舒惠能安心做个贤妻良母,作者老为难她干啥……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这是谁打的分,以我的眼光,至少应有9.3分

热门章节

第185章 受惊了

第186章 被抓

第187章 自费出版

第188章 出来了

第189章 人精

作品试读


这话把米飞整的不知道说啥了。

赵磊看着好笑,他们三人穿一条裤子长大的,戴东林的性子他们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人眼光高,骨子里傲着呢,以前哪里把女人放在眼里过?

用哥几个的话来说,那就是不开窍!

千年铁树要开花了,要是圈子里的哥们知道了,铁定要惊掉下巴的!

不过,一个卖鹌鹑蛋的农家女,跟戴东林的条件也差太远了,说是天堑也不为过。俩人成长环境、教育背景都大相径庭,又是萍水相逢的关系,能有多认真?

赵磊也就没放在心上。

戴东林扔了拐,拉开车门坐上驾驶座,放了手刹。

他瞥了眼摆摊的楚榆,正好与楚榆四目相对。

姑娘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惊讶、怀疑、愤怒皆有,简直想隔空把他挫骨扬灰。

不知为何,戴东林就是喜欢逗她。

他心情大好,夹着烟遥遥向她挥手,可把楚榆气的不轻。

腿残疾还能开车?

不是他身残志坚,是她智商下线,连这种鬼话都相信。

虽说后世残疾人可以驾车,可八三年只怕没有这样的条件,再说她刚才可看到了,他扔拐后一气呵成跳上车,那弹跳力都可以去打篮球了,怎么可能是瘸子?

意识到自己受骗,楚榆怒目相向,凝脂般的皮肤因生气晕了层淡粉,只可惜她越生气对方笑得越欢。

“妹子,给姐装三十个鹌鹑蛋!”

大姐的话把楚榆拉了回来。

是呢,有什么可气的,萍水相逢而已,她跟这男人以后都不会遇到,为了他耽误赚钱可不值当。

鹌鹑蛋不愧是网红单品,周围的居民一听说有鹌鹑蛋卖,都挎着篮子过来了。

摊位前挤满了人,一开口就是二十个三十个。

倒不是制药厂的员工挥金如土,实在是这鹌鹑蛋个头小,二十个鹌鹑蛋就那么一捧,几口就吃没了,看着够磕碜的。

吃商品粮的老职工都讲究一个面子,别人都买二十三十,你买三五个的那实在张不开口。

又不是吃不起,三十个鹌鹑蛋也就一块八,对寻常人家肯定不便宜,可他们制药厂效益好,普通职工一个月都拿三四十,拿七八十的也大有人在。

节假日福利还好,不是发粮食就是发油盐票据的,家家户户都不缺吃的。

买几十个鹌鹑蛋还真不算什么。

众人挑挑拣拣的,鹌鹑蛋个头小不容易碎,损耗很少,遇到买的多的,楚榆再把有裂口的鹌鹑蛋送一送,买东西的人更是高兴,直夸她这小姑娘会做买卖,大气!

中午没到,楚榆这一筐鹌鹑蛋就见底了!

周边摆摊卖青菜、包子的生意也都不错,但都没有楚榆这边好卖。

哪怕楚榆前世赚过大钱,也不得不感慨,这年头的生意是真好做。

没竞争、没比较,群众容忍度高,只要胆子够大,人够勤快,发家致富不成问题!

难怪人家说“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还真是这样!

钱包塞得鼓鼓的,都是毛票子,只有一张十块钱的大团结。

楚榆也没敢把钱掏出来数,八三年中还没开始严打,拦路抢劫尤其多,要是被人盯上可就不好了。

她没敢耽误,骑着车在市区绕了几圈,顺便给楚楚买了根冰棍,又拐去远离制药厂的肉摊上买了两斤猪腿肉和五斤面粉,见没人跟着她,才放心回去。

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舒蕙,你得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如今的建安已经不是你能配得上的了!”

“舒蕙,慧兰说的没错,建安已经是大学生了,别说是你,就是县长女儿都娶得。虽然你是他老婆,可你才小学文凭,得为他前途多想想,要是人家知道他在老家有老婆有孩子,哪还会重用他?”

是谁?谁在说话?头像陷进沼泽里,眼皮也沉得抬不起来,楚榆试着睁开眼,却只是徒劳。

耳边传来哭哭啼啼的声音,是那个叫舒蕙的女人。

“娘,大姑姐,你们不能这么说,我给建安生了四个孩子,辛辛苦苦供他读书,他怎么能说不要我就不要我了呢?”

“你还敢说!你看你把女儿教的!为了跟许依依抢男人,就把人推进河里,好在依依机灵避开了,你女儿作恶不成滚下河,还伤了脑袋。我们老周家怎么生了这么不要脸的贱蹄子!”婆婆蒋美凤骂道。

楚榆脑袋昏沉,迷迷糊糊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结满蜘蛛网的木头房梁和斑驳的黄泥土墙,床对面贴着一张老旧的日历挂画,上头赫然写着1983年。

脑中冒出许多陌生的记忆,那是属于原主周楚榆的人生。

原主妈舒蕙生了三女一儿,原主是家中大女儿,当年恢复高考时,原主爸周建安把户口本年龄改小了两岁,顺利参加考试并成了大学生。

舒蕙为了供周建安读书,把自己当牲口用,一个人种十几亩地,干全家的农活,赚钱照顾孩子公婆,还得按月给男人寄生活费。

男人是个陈世美,在大学里竟然爱上了一个带孩子的女人,宁愿帮别人养孩子,也不愿意多看自己孩子一眼。

舒蕙哭过闹过,却挽留不了他的心。

三天前,舒蕙终于等到了回乡的周建安,谁知一同等来的还有男人要离婚的消息。

舒蕙痛不欲生,又哭又闹,不相信男人这么绝情,原主受母亲影响,对父亲带回来的狐狸精也没有好脸色。

狐狸精叫戴琴雪,原主跟她女儿许依依发生了一点争端,被她从背后推了一把,落水时额头撞到了石块,昏迷不醒。

舒蕙百般哀求,原主的奶奶蒋美凤也没舍得给五毛钱去卫生院买颗药丸。

原主因此高热不退丢了性命,楚榆这才穿了过来。

“楚榆,你醒了?”舒蕙擦着眼泪,不想让女儿看到自己不堪的模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妈给你倒杯水?”

楚榆抓住她的手,不让她忙活,原主的大姑周慧兰见侄女醒了,不客气道:

“舒蕙,你照镜子看看自己,你这脸蜡黄蜡黄的,手也粗得起皮,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哪里配得上大学生啊!我弟弟一表人才,跟你这种人走在一起,只会抬不起头来,叫你离婚是抬举你,你可别不知好歹!”

舒蕙不敢相信大姑姐竟这样没良心。

她公公身体不好,婆婆好吃懒做,一家子里里外外都是她忙活。

大姑姐眼高手低,时不时带孩子回家打秋风。

她经常帮大姑姐带孩子,给大姑姐做饭洗衣服,大姑姐小产都是她伺候,怎么就翻脸不认人呢?

“大姑姐,我好歹帮过你那么多。”舒蕙哽咽。

“胡说八道!你一个乡下女人能帮我什么!”

周慧兰毫不亏心,昨天戴琴雪特地上门拜访她,对她这个大姑姐客客气气,言听计从,还许诺和周建安结婚后,就给周慧兰男人安排工作,把周慧兰儿子户口转去北京。

戴琴雪家世不凡,是个高高在上的大小姐,舒蕙却是个小学都没读完的乡下人,孰轻孰重是人都看得明白。

这不,周慧兰就上门替弟弟扫清吃软饭的障碍了。

楚榆心中一嗤,不要脸的人楚榆见多了,但像周家这么不要脸的,还真是头一回见。

既然她穿成了周楚榆,那就是舒蕙的女儿了,当女儿的看到亲妈被人这样欺负,哪还能沉得住气?

她黑沉沉的眼紧盯着周慧兰,“大姑,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

周慧兰蹙眉,想不明白这个懦弱寡言的侄女怎么忽然说话了。

“哪里不对?”

“我妈是不会打扮,配不上大学生,但我妈绝对配得上你弟弟!你可别忘了,是我妈做农活卖粮食赚钱供你弟弟读大学,我妈寒冬腊月给人干苦力,脸熬黄了,手熬粗了,钱都被你弟弟拿去享受了。你现在倒是看不起我妈来了,你们周家拿我妈钱时,怎么不嫌那钱不中看?”

周慧兰一愣,侄女的话让她心虚了一瞬。

确实,舒蕙自嫁入周家以来,简直是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家里家外的活都被她一个人包了。舒蕙对她两个孩子也不错,周慧兰对这个弟媳妇挑不出一点错来。

然而戴琴雪许诺的荣华富贵却渐渐占了上风,让她不得不睁眼说瞎话。

“钱?你们母女俩算计得可真清楚。你妈一个乡下女人能有几个钱?说得好像我们周家都靠你妈养活似的!”

奇怪了,这侄女平时任打任骂,从不敢还口,今天吃枪子了?

敢跟她呛声!

“怎么没有?”

原主是算账的一把好手,亲妈地里赚了多少钱,记的一清二楚。

“为了供爸上学,我妈一个女人种十亩地,她每个月至少给我爸寄十块钱,四年下来怎么也有四五百了,再加上被奶奶搜刮去的钱,多的不说,六七百总是有的!你们老周家想离婚,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笔账得算清楚!”

舒蕙被女儿震得说不出话,只觉得天都要塌了。

她是个传统女人,只知道伺候男人,孝顺公婆,疼爱子女,从未想过要跟男人离婚。

一个离了婚的女人该怎么过?

舒蕙不想让女儿往下说了,却被楚榆拦住了话头。

周慧兰没想到侄女忽然精明起来了,气得直拉蒋美凤,“妈,你看看舒蕙教出的好女儿,敢跟长辈这样说话!”

蒋美凤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笑着看向楚榆,“楚榆啊,自古以来,女人就该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伺候男人。你爸是大学生,你妈妈才小学文凭,你妈配不上你爸,不能怪你爸不要她,要怪就怪她自己不够优秀。”


楚榆心说真是一点都不简单!

楚榆很佩服老一辈的女人,能吃苦能奉献,做饼、做饭、打扫卫生带娃一把抓,什么节气该吃什么,什么日子该做什么饭都一清二楚,还有那些个祭祀习俗,繁琐又难记,难为这一辈人能记得清清楚楚。

下一辈人就不行了,干啥啥不会,前世楚榆身边会烙饼、做面条、包包子的朋友真没几个,什么节气、祭祀习俗都给简化没了,逢年过节需要做点硬菜,全靠长辈的手艺撑着。

可以说,传统手艺是断层式的发展。

楚榆真心笑道:“舅妈,你真厉害!就是这饼里要是有点油就好了。”

邓芳萍一琢磨,“那得揉面的时候就加进去,我下次再试试。”

酥脆的小饼做好了,从中间切开,把卤好的猪腿肉和鸡蛋一起捞出来切碎,后院摘两根青椒,再拍点大蒜去油,咬一口,叫这香喷喷的猪腿肉馋的差点把舌头都吞下去!

芸芸和小江闻着香味进厨房了,俩人馋得口水都下来了。

“姐,你做什么好吃的了?”芸芸眼巴巴望着。

“姐,你是仙女吧?会赚钱还会做肉。”小江嘴甜道。

楚榆叫他们逗得一笑,她连做了十二个肉夹馍,又炒了青菜和茼蒿,别说孩子们,就是舒二舅进来,也叫今晚的菜色给馋到了,不仅是能吃肉了,重要的是这肉夹馍以前没吃过。

咬一口,啧啧!这肥瘦相间的猪腿肉配着大蒜,真叫一个香!

一家人吃得笑容满面,各个狼吞虎咽的,说话功夫都没有。

邓芳萍笑意满满:“这肉夹馍真好吃,又有肉又有饼,吃的真过瘾,咱们县城好像没见过谁家卖肉夹馍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楚榆有些讶异,偌大的荣泰县城竟然没有一家肉夹馍店?

印象中荣泰县城的包子饺子面食店倒是不少,肉夹馍店确实没见过,八十年代初,小吃种类屈指可数,不止荣泰县城,就是德阳市都见不着几家小吃店。

也不难理解,交通不方便,人口流动少,大部分人都没出过县城,想要把千里之外的小吃本土化,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者吃饱都成问题的年代,吃得好不是主流,很少有人愿意花钱打牙祭,百姓的诉求是便宜、管够。

肉夹馍价格虽然不便宜,可有肉有饼,卤汁往饼里一浇,那滋味真是千金难买。

要是在德阳市开一家肉夹馍店,肯定不愁客源。

不说赚的盆满钵满,可至少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楚榆琢磨着这想法的可行性。

隔壁的舒大舅一家也在吃饭。

舒建党闻着空气中的饭香,眉头越蹙越紧,“谁家吃肉了?怎么这么香?”

乖乖!这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把人肚子里的馋虫都给勾出来了!

舒建党自从盖房以来,一直节衣缩食过日子,偶尔买些西瓜和肉改善伙食,却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得起,距离上次吃肉也过了七八天,乡下人整天下地干活,肚子里没一点油水,闻着肉香,馋虫都要被勾出来了。

更何况最近天气热,干一天农活能要人半条命,可不就更想吃点肉补补?

这肉不知道怎么做的,也太香了点。

三女儿舒静馋坏了,“妈,咱家什么时候做肉吃?”

舒大嫂廖红梅骂道:“吃吃吃,就知道吃!看你长得跟肉似的!”

舒静垂着头眼泪都要下来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