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精美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文阅读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文阅读

脑洞山峰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厥李承乾,文章原创作者为“脑洞山峰”,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说整个后宫有谁可以让李二可以无条件信任,之前有长孙皇后,现在或许也只剩下畅清了。“太子该杀?”“太子不该杀!”畅清回答的很是干脆。“若不杀,如何明典,若不杀,如何服众?”畅清闭嘴,不发一言。“罢了,问你那是在难为你。朕对太子寄于厚望,倾注心血,到底他还是负了朕。”恰在此时,一人在殿外求见,听到是百骑司,......

主角:李厥李承乾   更新:2024-09-17 10: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厥李承乾的现代都市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脑洞山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厥李承乾,文章原创作者为“脑洞山峰”,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说整个后宫有谁可以让李二可以无条件信任,之前有长孙皇后,现在或许也只剩下畅清了。“太子该杀?”“太子不该杀!”畅清回答的很是干脆。“若不杀,如何明典,若不杀,如何服众?”畅清闭嘴,不发一言。“罢了,问你那是在难为你。朕对太子寄于厚望,倾注心血,到底他还是负了朕。”恰在此时,一人在殿外求见,听到是百骑司,......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太极宫甘露殿,外间宦官、宫女跪倒一地。

殿中不时有东西飞出,一个小酒瓶精准的砸在一个宦官的头上,鲜血瞬间涌出,但那个宦官连动都不敢动一下。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虽然今上不是嗜杀之人,但杀几个宦官还是没什么压力的,百官也不会劝阻,还真没几个把他们当人看。

李二并没有坐在高高的龙椅,而是瘫坐在殿中间的地毯上。

原本威严的脸上,此刻显得有些灰败,只有一双斜飞的剑眉,依旧锐利。

这一刻,他是如此的无力,这样的感觉他从来没有过,

就算是与王世充大战时,单雄信冲入本阵险些被俘,他依旧雄心不减,左右开弓射杀,

单骑闯入窦建德大军之中,那时胸中只有豪气,并无惧意。

但自前日,齐王佑谋反攀咬出太子时,开始的愤怒渐渐转化为恐惧了,他想到了父皇临死所留遗嘱:‘汝杀吾子,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此。’

骨血之情与大唐法纪之间,该选择哪一面,如果是十年前,他或许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但此刻,他迟疑了,他想选前者,即使保不住太子位,他也不想让儿子死在自己手中。

“朕,真的老了?”

“陛下春秋正盛。”原本空旷的大殿,突然多出一道声音,声音传自一根盘龙柱边,柱子刚好挡住了光线。

一个人垂手站在那里,他似乎很喜欢站在黑暗之中,如果不出声,就算是同在殿中,或许也不会有人发现。

“畅清,朕不想杀太子,你说我还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吗?”

李二是骄傲的,如果此刻不是心神失守,若不是此刻只有贴心家臣,他是万不会说如此话的。

“陛下是天子,同样也是父亲。”声音依旧冰冷,但却让李二全身感受到了一丝暖意。

畅清的声音再度道:“陛下,魏王、晋王、吴王已经在殿外候了一个时辰。”

“他们在等着朕下令处死太子?”

“他们在为太子求情。”

李二面上总算浮现了一丝微笑,缓缓起身道:“把青雀叫进来吧。”

此刻外间,以魏王为首,几个皇子站成一列。

魏王李泰,排行老四,同样是嫡出,生母是文德皇后长孙氏,与李承乾一母同胞。

他有些胖,这么长时间的站立,若是平时他是坚持不下来的,但今天不同,多年的谋划将要开花,

多年的梦想将要实现,精神上的兴奋早就压过了身体的疲惫。

他身后的是吴王李恪,虽然是老三,但并非嫡出,生母杨氏,就是隋炀帝杨广之女,所以他屈居于后。

对于至尊之位,他早就熄了心思。

自小,有人和他说,他身负先后两个皇族血脉,身份尊贵无比,往蜀地就藩前,又有前朝遗臣告诉他,不该远离中枢。

劝的人越多,他逃跑的速度就越快,若不是藩王世袭制诏取消,他是不愿意回长安的。

回来之后,他就深居简出,从不与朝臣私下接触,这次不同,他觉得自己应该到场。

至于他身后,就是晋王李治,年已十六,长得唇红齿白,看上去倒颇有风流之态。

“陛下谕,宣魏王进殿。”

李泰精神一振,看了一眼身后的兄弟,这才迈步往殿中走去。

近殿时,他低头将早先藏于袖中的姜狠狠在双眼一擦,随即哀嚎声便响起。

“父皇,我要见父皇…”

冲入殿中,见到李二,他扑通一声跪地,而后膝行至李二处,抱住一腿大哭道:

“父皇,大哥一时糊涂,你可要保重身体啊…”

李二低头,双目中饱含温情,这是自己最喜欢的儿子,他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厚爱,不仅自幼聪慧,且仁孝知礼。

“起来,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李二轻喝一声。

李泰不仅没有起身,而且哭得声更响了:

“父皇,大哥并不是想反你啊,他只是…只是对我们几个兄弟多有忌惮,你可千万要从轻发落。”

李二面上刚出现的笑意消失了,片刻弯腰亲手将李泰给搀了起来。

这话是诛心啊!

明着给李承乾求情,但实际上是暗示李二,李承乾如果还是太子,那么未来登上大宝之后,必然会杀了几兄弟。

“你大哥曾想鸩杀你,你心中就没有一丝怨气?”

李泰虽已起身,但依旧泪水不止,听得此问,当即回道:

“我自是怨他,但我与大哥毕竟是一母同胞,如今见他生命旦夕之间,我又如何能不心痛,求父皇开恩。”

李二叹了口气,目光灼灼的看着他道:

“是个懂事的,记着,以后你就是嫡长子了,要好好亲厚弟兄,出去吧。”

李泰心中狂喜,嫡长子,代表什么不言而喻。

不仅如此,看来李承乾是死定了,父皇都不承认有这么一个儿子了。

“父皇,儿臣…”

“去吧,告诉恪儿和稚奴,让他们都回去,别来烦朕。”

见李泰退下,李二终于再度浮现笑意道:“你看魏王为太子求情,几分真几分假?”

畅清回道:“魏王聪颖且仁孝,为兄长求情何来假意一说?”

李二淡然一笑,魏王有向储之心,他自然知晓,此次求情是作态他也知晓,但他还是盼着这其中哪怕有一丝真情在。

畅清是李二的家臣,与朝臣不同,与那些伺候的奴婢太监也不同。

自李二小时,就随在他左右,担当保护之责。

李渊称帝之后,李二被封秦王,畅清作为男丁不像以往那样可随意出入宫闱之中,

他也是个狠人,为了能护在李二身边,直接自宫。

如果说整个后宫有谁可以让李二可以无条件信任,之前有长孙皇后,现在或许也只剩下畅清了。

“太子该杀?”

“太子不该杀!”畅清回答的很是干脆。

“若不杀,如何明典,若不杀,如何服众?”

畅清闭嘴,不发一言。

“罢了,问你那是在难为你。朕对太子寄于厚望,倾注心血,到底他还是负了朕。”

恰在此时,一人在殿外求见,听到是百骑司,李二双眼眯起道:“宣。”

百骑司成立于贞观十一年,初成之时乃是为了近卫大内,随着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密探,不仅对国内,也对国外。

“陛下,东宫有异。”

“直接说。”听到东宫,李二额上的青筋再次浮现。

“一个时辰前,魏王顾夫人拜访太子妃,半个时辰后顾夫人满头鲜血,嚎哭着被人搀出东宫,

又过半刻,太子妃带着皇长孙前往弘福寺。”

“去哪里做什么?”


而院子里,又多了两个大缸,开始熬制脱色白糖。

长孙冲送了有近四百斤,李治和李恪加一起送了有五百多斤,索性一次性都弄成白糖,存起来慢慢吃。

糖块晾干之后,李厥让人拿来臼子,将一块块的放入里面捣碎,片刻再倒出来就是李厥熟悉的白砂糖样子了。

捻起一点放嘴里,真甜啊!

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孤儿院,和几个伙伴到厨房偷白糖吃的事,原本厨师买来调味的,结果被几人全部倒进了嘴里。

嘿嘿一笑,又捻起一点塞进了武媚的嘴里。

“少爷,真甜。好干净,白白的,像是雪花,这要是售卖,至少也要卖一贯钱一斤。”

嗯?

卖?

李厥突然一拍脑袋,对啊,可以当门生意来做。

……

又隔一日的中午,李二的面前就放着一个盘子,盘子里装着晶莹如雪的白砂糖。

“这是石蜜?”很明显,这颠覆了他对石蜜的认知。

“臣已经尝过了,确实是甜的。”畅清回道。

李二捻起一小撮,他还是不怎么相信,先是放在手里仔细端详,好一会儿才又塞了一小点进嘴。

“还真是石蜜的味,这是为何?”

“臣也问了皇嫡孙,他言之前的石蜜之所以是褐色,乃是里面有杂质,他所做的就是脱杂的过程,他还言很简单。”

“简单?”

不过片刻,李二就释然了,孙子所创的法子,那就是皇家的。

他又想起一事问道:“青雀有没有给东宫送药?”

“魏王许是公务繁忙,还不知晓此事。”

李二面上微微露出不喜,不过片刻又道:“该是如此,既然他不知晓,你就去提醒他一下吧。”

大清早,李厥在武媚的服侍下穿好衣服,有美女在身边,无意的地位直线下降,

况且无意每次帮他梳头,都会勒得他头皮疼。

推开殿门,轻嗅了一口道:“怪不得谁都想入主东宫,原来东宫的空气真的是香甜的。”

武媚也习惯了他不时冒出的不合时宜的话,在身后翻了个白眼。

整个东宫都快成白糖加工基地了,别说东宫飘着甜味,连太极宫都能闻到,李二几个妃子还都来问了是啥呢。

“公子,长孙府来人,驸马亲自来的。”

驸马很多,所以无意在前面加了长孙府,点明来的是长孙冲。

李厥赶忙到门口迎接。

长孙冲的面上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忧郁之色,变成了神采飞扬的佳公子。

见礼之后,李厥当先问道:“可是姑姑大好?”

长孙冲猛的点头道:“今日孙神仙准许下床了,还让我们在米羹中加上点羊肉。

孙神仙言,方子对症,剩下的就是将养便可。”

李厥同样高兴道:“这两日事忙,又恐打扰姑姑和孙神仙,等姑姑再好些,我定去拜访。”

“你姑姑叫我过来,说是辛苦你了,还言等她好了,要亲自登门道谢。”

“我是晚辈,皆是我该做的,如何领谢。”

两人说着进厅,长孙冲看了眼左右,低声道:“父亲同意延儿来此,还望你能看在表亲的份上,善待于他。”

李厥突然露出个玩味的笑容道:“怕是姑父好生相求的吧。”

一句话,说得长孙冲面上微烫,片刻叹了口气道:“厥儿,有些事并非我不明白,只是不愿去往坏处想。

你是个重情义的,这一点我自认双眼不瞎,至于其他的,与我何干?”

这话很有讲究,告诉长孙延能来,是提醒李厥至少在入储这件事上,长孙家没有再抵触或者说给李厥留了个缝,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